-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江市地处太湖——钱塘褶皱带,是扬子古陆的一部分,境内原有构造几乎全部沉陷,均为第四系地层复盖,据钻探资料,下优基岩主要有震旦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等地层。在新构造作用下,沉积较厚的第四纪松散层,最大厚度为220.8米(芦墟镇),一般厚度150米~200米,由于受地形地貌和基底构造影响,具有东北厚西南薄的变化规律,总体上地质环境较为简单。境内均为粘性土与砂性土交替堆积的疏松土层,深度在50米以上普遍分布着软土层。软土地质在境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松陵、平望、盛泽等地的软土厚度大于3米,其余地区断续分布,厚度小于3米。
吴江市境内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过度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面沉降。根据境内不同时期的水准高程测量数据,2003年形成以盛泽为中心的沉降漏斗,累计地面沉降566毫米,面积46.67平方公里,沉降速率每年大于20毫米。松陵、平望、黎里、桃源等地区地面沉降300毫米~400毫米,面积291.57平方公里,沉降速率每年15毫米~20毫米。震泽、青云、八都地面沉降200毫米~300毫米,面积349.65平方公里,沉降速率每年10毫米~15毫米。其余地区地面沉降小于200毫米,面积485.69平方公里,沉降速率每年小于10毫米。
区域地质条件比较稳定,历史上虽发生多起地震,但震级低,破坏性小,地震震中分布于湖苏断裂两侧及北西向系列断层附近。据地质和卫星资料,吴江市地下隐伏两组断裂带,即:湖州—苏州断裂:位于菱湖、湖州东、吴江、苏州、支塘一线,呈北东30゜~40゜方向展布;南浔—芦墟断裂:在善琏、南浔、震泽、黎里、芦墟、松江、川沙一线,大体上保持东西方向。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区划烈度区划图1990》和江苏省地震局资料,吴江地区地震动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烈度为VI度区。
吴江市地处太湖东侧,全境无山,是一片大小湖泊众多,碟形洼地广布的平原。地势低平,自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南北高差2.0米左右,田面高程一般在3.2米~4.0米(吴淞高程,下同),最高处5.5米,极低处1.0米以下,大多数农田田面高程处于汛期高水位以下,普遍修建河堤以防水侵,称为圩田。
市域属太湖沼泽平原区,分为两种类型,西北部太湖沿岸为湖滨圩田平原,其余地区为湖荡平原。湖滨圩田平原面积198.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6.9%,主要分布在临太湖的松陵、横扇、七都等镇,田面高程2.2米~3.5米,河道密度大,呈向太湖的网格状分布;区内湖荡平原面积978.2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83.1%,田面高程3.2米~4米。
市内河渠纵横交叉,湖荡星罗棋布,河湖交织相通,组成密如蛛网的水道系统,既有利于船运与灌溉,又有利于调节水位。全市50亩以上的湖泊荡漾351个,除太湖外,较大的湖泊有元荡、长漾、北麻漾等。湖荡一般多呈圆形或长圆形,水深2米~3米,湖岸平齐,湖底平坦硬实。主要河道有江南运河、太浦河、頔塘、烂溪塘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