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功能障碍型便秘的诊治进展 医疗教学课件.ppt

排便功能障碍型便秘的诊治进展 医疗教学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盆底形态异常-会阴下降 盆底形态异常-肠疝 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失迟缓综合征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指在试图排便时盆底横纹肌(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外括约肌)不能适当地松弛。当临床疑诊为排便梗阻综合征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包括肛门肌电图、肛门直肠测压,和/或排粪造影。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可表现为单纯的耻骨直肠肌不能松弛,甚至表现为试图排便时的反常收缩 盆底功能障碍的其他名称 盆底肌舒缩不协调 盆底肌痉挛 耻骨直肠肌反常收缩 盆底肌失协调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分型 根据肛门直肠测压显示出的推动力和括约肌收缩的类型 1型:患者可以增加足够的腹内压,但肛门括约肌压力反常增加 2型:患者不能产生足够的直肠内压力,同时肛门括约肌压力反常增加 3型:患者可以产生足够的腹内压,但肛门括约肌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20%) 4型:患者无法产生足够的推动力,同时肛门括约肌无法松弛或松弛不完全(20%)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肛门直肠测压表现 *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伦敦协议-盆底失迟缓综合征 伦敦协议和Rao类别的不同 2016年Ugo Grossi 非常重要的研究发表在Gut,健康志愿者也发现有 I, II 和 III 型。 * 盆底功能障碍-高直肠感觉阈值 为什么是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迟缓综合征 生物反馈能教会患者进行正确的盆底肌收缩 新理论和生物反馈 盆底整体理论 肌肉(涉及) 神经(部分涉及) 骨骼 韧带 盆底是个整体,任何部分出现异常均会产生症状和疾病 脑肠轴理论 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是一系列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利用电子设备将盆底肌肉活动产生的肌电信号转化为听觉、视觉或数字信号,加工并提供“反馈”,患者通过反馈的信息学习控制神经肌肉活动和自律性神经活动,调整和维持盆底肌群支撑、括约和性三大功能。 功能性便秘(FC)属于功能性肠病的一种,主要表现: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内存在症状; 不符合IBS(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罗马IV较罗马Ⅲ特别指出“尽管患者可能存在腹痛和(或)腹胀症状,但这些不是主要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 FC患者和IBS-C患者都属于功能性因素引起的便秘,可以认为它们属于一个连续的疾病谱。 与罗马差异: 1.在FC的定义中删去“持续的”一词(慢性化为FBDs定义的一部分); 2.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修改为“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存在症状” 2.特别指出患者可能存在腹痛和(或)腹胀症状,但这些并不是主要症状(不符合IBS标准) * 评估便秘症状时,最理想的是停用缓泻剂以及其他可引起便秘的药物和补充制剂 罗马Ⅳ:FC诊断标准 必须包括下列2项或2项以上** ?(25%)以上的排便感到费力 ?(25%)以上的排便为干粪球或硬粪(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 1~2型) ?(25%)以后的排便有不尽感 ?(25%)以上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堵塞感 ?(25%)以上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 每周自发排便(SBM)少于3次 不用泻剂时很少出现稀粪 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新增 **以研究为目的时,如患者符合阿片引起的便秘(OIC)的诊断标准,就不应诊断FC,因为难以区分阿片的副作用和其他原因的便秘。但临床医生要注意FC和阿片引起的便秘二者可重叠。 * 发病率:采用修订的罗马Ⅱ标准在社区进行的研究证实,12年间慢性便秘的累积发病率为17.4%1; 患病率:成年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平均约为14%2; 我国慢性便秘患病率在10.0-14.9%,在世界处在中等水平。 * 我国不同地区间便秘患病率存在差异。 香港显著高于大陆(14% vs 6.4%,P0.001);北方显著高于南方(15.5% vs 3.3%,P0.001);中西部显著高于东部(11.0% vs 4.0%,P0.001)。 * 一项纳入100篇论文261040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增长、社会经济地位低是慢性便秘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女性为最强危险因素,其OD值为2.22(95% CI=1.87~2.62)。 * FC的病因包括病理生理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两个方面。 FC的病理生理复杂多样,遗传、生活方式、饮食、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神经递质的改变都是发生FC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结肠推动力不足、直肠敏感性下降和排便障碍(左图)。这些不同的过程可以是独特的、独立的病理生理过程(例如:结肠推动力不足导致患者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也可以互相重叠或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结肠推动力不足和排便障碍(右图)】 并没有与便秘相关的特定的心理特征或人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找文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修改润色代笔文章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