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圆满版)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圆满版)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PAGE/NUMPAGES
(圆满版)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个国家在战国时期不存在了?()
A.楚国B齐.国C晋.国D燕.国
2.某市中小学校已广泛开设经典朗读课,经典朗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
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
指()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
3.好多成语典故根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养精蓄锐、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
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崩溃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快发展D.诸侯吞并争霸
4.与春秋时期战争比较,以下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是()
A.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好多
B.开战地区广
C.连续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旌旗来扩展领土
D.连续时间较长
5.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改革的根根源因是()
A.诸侯争霸B.百花绽开
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
6.商鞅变法的举措中对以下哪几种人有奖赏()
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买卖做得好的人
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7.以下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是有名世界的防洪浇灌工程②除去了岷江水灾③修筑于春秋时期④浇灌了大片田
地
A.①②③B.①②④
第1页
C.①③④D.②③④
“它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川风光友善交融的千年奇景,两千多年来
素来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句话中的“它”是指()
A.长城B.灵渠C.都江堰D.大运河
二、非选择题
9、《史记》记录,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想一想,商鞅变法是成功了仍是失败了?为什么?对我们今天有何启迪?
10.阅读资料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样程度上促使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以下列图文资料:
资料一察看以下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资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
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资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传记》
请回答:
(1)从资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资料二反应了什么历史事件?据资料二,归纳指出其主要举措。
(3)用资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归纳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据资料三解析致使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参照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D4.C5.D6.B7.B8.C
二、非选择题
9、1).变法是成功的。
2).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行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
能否达到。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获取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兴隆的封建国家,所以变法是成功的。
3).启迪: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定经历波折、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10.
(1)
信息: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实行。
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获取发展。
事件:商鞅变法。
举措:废井田制;奖赏耕战;奖赏军功;重视农业。
(3)
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后失去了政治支柱。
第2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BJ)-公共危机管理(本)-第三次形成性考核-学习资料.docx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Unit 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数字描红1到10田字格字帖A4纸可直接打印.doc VIP
- [医院保洁服务方案] 医院保洁方案范本.pdf VIP
- Oerlikon Metco热喷涂技术简介.pdf
- 认知过程注意篇.pptx VIP
- 奥林巴斯E-PL7使用说明书.docx
- 国开(BJ)-公共危机管理(本)-第五次形成性考核-学习资料.docx VIP
- 有机茶园的生产与管理有机茶园施肥技术有机茶园的生产与管理有机茶园施肥技术.ppt VIP
- 认知心理学-注意过程.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