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蛋白质工程 二、生物技术的构成 (一)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概念 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它能按人类需要,把遗传物质DNA分子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进行体外剪切、拼接重组形成新的DNA分子。再将导入某种细胞活生物体中,使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得到表达,以达到定向改造或重建新物种目的的技术。 基因克隆操作 基因操作的基本过程 分、切、连、转、筛5步。 上堂讲到这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目 的:定向改变遗传物质或获得新的基因产物。 2、基因工程的应用 在基因工程领域中影响最大的应算是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 3号染色体由中国测定,有1445307 个碱基。从1999年9月开始,不到一年完成。其中包括与肺癌、卵巢癌、鼻咽癌等有关的基因。 6国科学家组成的国家人类基因组中心主要研究比例 美国:WASH&MIT等7家研究中心,贡献率为54%。 英国:SANGER一家研究中心,贡献率为33%。 日本:RIKEN等两家研究中心,贡献率为7%。 法国:GENOSCOPE研究中心,贡献率为2.8%。 德国:IMB等3家研究中心,贡献率为2.2%。 中国:北京华大研究中心、国家南北方基因研究 中心等三家,贡献率为1%。 二000年六月二十六日克林顿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 结果于2001年2月12日公布 (二)细胞工程 1、细胞工程的概念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把含有不同遗传物质的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并使之分裂生长成为杂种生物,培育出人们所希望的新物种的技术。 它包括体的技术: 动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拆分、染色体工程、繁育生物学等。 操作水平: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 目的:定向改变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 2、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细胞全能性 依据——生物体的每一个干细胞都包含有 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 3、主要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单克隆抗体技术 胚胎移植 核移植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异种植物细胞 杂种细胞 转基因植物 异种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群 重组细胞 体细胞核 早期胚胎 受精卵 去核卵细胞 克隆动物 试管动物 动物细胞融合 植物体细胞杂交 植物组织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核移植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从一个绵羊普通的体细胞(如乳腺上 皮)中提取遗传物质,和一个无DNA遗传物 质,但具有活性的另一只母绵羊的卵细胞 进行电击融合或显微操作融合,然后将结 合后的新细胞在体外培养,经试管分 裂。形成胚胎后再移植到第三只母绵羊子 宫内生长。然后产出与第一只绵羊一样的 羊。 细胞工程的优势在哪里? 1.避免了基因的分离、提纯、剪切、拼接、重组、转化等繁琐的基因操作,只是将遗传物质转入到受体细胞内就形成杂交细胞。 2.可以在不同种属生物间进行杂交。 细胞工程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应该是单克隆抗体。 (三)发酵工程 1、发酵工程的概念 发酵工程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微生物的快速大量繁殖等特点,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 2、发酵工程的技术要点 目的——定向地改造菌种,大量生产微生物 菌体或代谢产物 菌种的选育 ——诱变育种、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环境条件控制——营养、PH、温度、溶氧等 《现代食品生物技术》主讲人:布日额 课程安排 学时:36学时 学分:1学分 性质:专业必修,考试课 考核方式:考试(笔试)占70%,平时出勤占20%,实验成绩10%。 第一章 绪论 人类在1万年前就开始用牲畜耕种、饲养家畜,提供稳定的粮食和肉类。 6千年前利用发酵、酿造技术生产酒类、面包。 ——均属生物技术! 远古人类发现,吃剩的米粥数日后变成 了醇香可口的饮料—人类最早发明的酒 丰富多彩的远古酒文化 微生物发酵 我国古代的酿酒作坊 (四川新都县出土的汉代画像) ↑公元前2300年左右,埃及人酿制啤酒的场面(某金字塔壁画) 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 Edward Jenner,1749~1823 )首创用牛痘预防天花,是免疫学的发展,开创了生物技术的先河。 1676年荷兰人A.Leeuwenhoek用自磨镜片,创造了一架原始显微镜,生物工程进入微观形态学发展阶段。 随着人类对生命现象本质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于生物技术作用的认识也不断全面,感觉到这一技术非同凡响! 各个国家争先投入,视为“高技术”,将其大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7第七章药品储存与养护.ppt
- 08091电机与电气控制课件.ppt
- 0817变电站电气设备巡视讲义.ppt
- 0826-江门新会区房地产市场月报.ppt
- 08不同类型物业的管理.ppt
- 08临床药物治疗学-药品经济学.ppt
- 08化妆品的微生物学检查.ppt
- 08可编程逻辑电路技术VHDL的预定义属性1hr.ppt
- 0804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ppt
- 08年戴安芬内衣设计大赛入围选手效果图.ppt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