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胡吉利 齐永峰 吕胜满 董申申 大气中的N2 尿素及动植物遗体 NO3- 土壤中的微生物 NH3 NO3- 氮素化肥 自然界中的N循环 固氮 N2 NH3 工厂 N2 NH3 闪电等 N2 NH3 固氮微生物 工业固氮: 高能固氮: 生物固氮: 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按生物分类学分 按与植物关系分 2、氮单孢菌属 3、拜耶林克氏菌属 4、德克斯氏菌属 自生固氮微生物 1、固氮菌属 共生固氮微生物 固氮菌的发现 1901年,M.W.拜耶林克首先发现并描述了这类细菌,他定名的有2个种:一是褐色固氮菌,常生存于中性或碱性土壤中;一是活泼固氮菌,常生存于水中。 1938年,C.H.维诺格拉茨基将生产孢囊的菌株(以褐色固氮菌为代表)归属于固氮菌属,将不产生孢囊的菌株(以活泼固氮菌为代表)归属于氮单孢菌属。 1950年,H.G.德克斯先后提出建立拜耶林克氏菌属和德克斯氏菌属。 什么是固氮菌 细菌的一科。菌体杆状、卵圆形或球形,无内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严格好氧性,有机营养型,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 生物固氮(nitrogen fixation ) 定义: 分子态氮在生物体内还原为氨的过程 特点: 1、生物固氮是固氮微生物的一种特殊的生 理功能,具固氮作用的微生物约近50个属,它们的生活方式、固氮作用类型有较大区别,但细胞内都具有固氮酶 2、不同固氮微生物的固氮酶均由钼铁蛋白和铁蛋白组成。固氮酶必须在厌氧条件下,即在低的氧化还原条件下才能催化反应 3、固氮作用过程十分复杂,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固氮作用的总反应可用简式表示: e-+H+ ATP ADP+Pi N2 NH3 乙炔 乙烯 固氮酶 固氮酶!! 固氮酶由2种蛋白质组成:一种为含有钼和铁的钼铁蛋白,分子量为200000;另一种为含铁的铁蛋白,分子量为65000。铁蛋白具有很强的还原力,它提供电子给钼铁蛋白。钼铁蛋白能与氮气分子络合,然后使之还原为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腺苷三磷酸 (ATP)提供能量和铁氧还蛋白充当强还原剂。 一、固氮酶的催化反应 固氮酶来源于多种固氮微生物,能催化大气中的N2还原为NH3, N2+8H+ + 8e- + 16MgATP→ 2NH3 + H2 + 16MgADP + 16Pi (无机磷酸盐) 除催化N2还原为NH3外,固氮酶还能和许多小分子底物作用,没有严格的专一性。 如:氮酶催化反应 HCN + 6H+ + 6e → CH4 + NH3 N2O + 3H+ + 2e → N2 + NH3 C2H2 + 2H+ + 2e → C2H4 二、固氮酶的组成和结构 固氮酶由各种固氮微生物分离出来,均为由钼铁蛋白和铁蛋白组成。 1993年才基本确定 功能: 铁蛋白是依赖于ATP供给能量的电子传递体,把电子传递给钼铁蛋白,钼铁蛋白结合底物(N2)分子并催化其还原。 三、固氮酶作用机理研究 固氮酶中铁蛋白的作用是传递电子, 钼铁蛋白与底物结合并还原N2的催化部位,即N2只有与钼铁蛋白结合、方可被催化还原为NH3。 固氮酶的作用机理包括: 电子的传递、N2分子的键合、催化和还原等。 1.电子的传递 研究表明,在固氮酶催化N2和其他底物的还原反应中,电子传递顺序为: (活体内)铁氧还蛋白或黄素蛋白 (活体外)Na2S2O4 } 铁蛋白 钼铁蛋白→底物 → MgAT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