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证券共同侵权行为及其民事责任
刘道远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 讲师
一、问题的提出
证券侵权案件中,侵权形态多以共同侵权形式出现。尽管《民法
通则》对共同侵权作了原则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涉及教唆、
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连带责任问题, [1]但实践中对证券共同侵权
制度的系统性研究仍尚付阙如。然而,我国证券市场发生的共同侵权
行为可谓比比皆是:从内幕交易到操纵市场和虚假陈述,可以说只要
有证券市场,就存在证券共同侵权行为。兹举一例以资佐证。
2004 年,江苏琼花上市前故意隐瞒国债委托投资事宜遭到证监
会处罚。对于处于多事之秋的内地证券市场而言,江苏琼花案件无疑
又开了一个恶劣先例,使我国刚刚面市不久的中小企业板因此面临严
重生存危机。在一片舆论谴责中,我们不禁要问:琼花事件中哪些单
位或个人需要对投资者承担责任?哪些应该作为共同侵权人,承担共
同侵权责任呢?该案例即涉及证券共同侵权责任问题。
上市公司及部分违法违规董事,应当作为虚假陈述共同侵权行为
人。而对交易所而言,只是证券上市交易场所,并非发行上市文件的
审核机构,不能作为虚假陈述共同侵权行为人。
1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上市保
荐人的责任范围要远远大于过去的上市推荐人,除非上市推荐人可以
举证证明不知情、被人故意隐瞒、自身已尽了勤勉尽责义务时才可免
责。那么江苏琼花保荐机构闽发证券及保荐代表人吴雪明是否应该承
担共同侵权责任? [2]
审核上市文件的发审委及审核人员是否应该作为虚假陈述共同
侵权行为人?根据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暂行办法》,虽
然证监会在发审委审核意见基础上依法核准股票发行上市,但发审委
只是程序审核、形式审核,在审核是否符合上市条件、审核中介机构
的材料与意见书、审核中国证监会有关职能部门的初审报告后,提出
审核意见。而对发审委及审核人员的监督权属于证监会,但若产生重
要审核失误是否应承担责任、承担什么责任,规范性文件中并未提及。
发行人存在虚假陈述行为,当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与民事责
任。而签字的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
构等若存在虚假陈述行为,则作为共同侵权行为人应如何承担侵权责
任?
就本文研究所及而言,目前对于证券共同侵权责任,学者对其的
研究多是针对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对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侵权行为
中的共同侵权问题还相当贫乏。即便如此,实践中证券共同侵权责任
的认定及其承担问题也是莫衷一是,歧义多有。因此,本文欲从我国
2
目前证券市场现状出发,对证券共同侵权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研究,以
期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二、关于证券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
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有几种不同的认识。概而言之,有以
下几种观点。
一是主观说。该种观点又可以根据侵权之数人之间是否有“意思
联络”为要件而分为意思联络说和共同过错说。意思联络说即要求各
个行为人之间要有共同故意,它使主体的意志统一为共同意志,使主
体行为统一为共同行为。相反,无行为主体间的意思联络,也就不能
成其为共同侵权行为。 [3]共同过错说则认为共同侵权行为不以“意
思联络”为必要条件。
主观说是早期比较盛行的共同侵权行为理论,反映了早期立法者
和司法者严格遵守过错责任原则,限制连带责任之思想。这一思想对
今天影响仍然很大,我国现在多数学者持此观点。 [4]
二是客观说。客观说认为同一侵害的数个加害人之间即使没有共
同故意或者过失,只要每一加害人之行为与共同行为紧密联系,仍应
构成共同侵权。共同加害结果之发生,总是与共同加害行为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 [5]“民法上之共同侵权行为与刑法上之共犯不同,苟各
自之行为,客观的有关联共同,即为己足。盖数人之行为皆构成该违
法行为之原因或条件,行为人虽无主观之联络,以使就其结果负连带
3
责任为妥。” [6]以此观点,不管共同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