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对公共决策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效应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这些现象和规律通过形象的语言和画面表达出来,就阐述了深刻的理论,揭示了众多的现象。既有积极的现象,也有消极的现象。其中心理效应对公共决策产生深刻的影响,把握不好的话将造成严重的问题,下面我们以晕轮效应和近因效应为例阐述心理效应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光圈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晕轮效应往往放大印象中的某个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而被人放大的因素往往又不是什么关键因素,所以造成局部判断缺失导致的整体判断失误。例如往往因为一个人形象好,就认为该人的人品好,在交友中上当受骗。 晕轮效应可导致公共决策方面的严重问题。例如A乡政府计划在某河流上建造一座桥梁,于是做出了公开招标的决策。前来投标的A公司阵容强大,不仅有漂亮女公关经理带队,还展现了强大的注册资金、所获奖项、经典案例、办公场所等。B公司前身是国企改制,宣传力度不大,企业派出技术人员前来洽谈业务。C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先后在本地负责了很多项目,深受好评,但是公司主要人员下沉基层,为表示对A乡政府项目的重视,总经理亲自带工程师来谈项目。最后乡政府受到A公司销售阵容强大气场的影响,一致认为A公司的建造能力和服务能力比较好,而认为B公司和C公司默默无闻,形象素质不好,形象决定质量,甚至有人提出“写不好字,就做不好人”的理论,直接将B公司和C公司淘汰。结果A公司建造的桥梁没有两年功夫就主体开裂,定为危险桥梁,为此A乡政府受到了县里的批评。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例如一个人总是做好事,但是最近不小心做了一件错误的事,大家对其印象就有所改变了。甚至会把最近的错误放大,导致对一个人的误判。而等到出现后果或者损失的时候,才明白自己的判断失误。 近因效应在决策中也经常会出现,导致决策的失败。例如A乡政府在推荐当地企业参加省级高新技术产业评比时,就对辖区的企业进行筛选。其中A企业的表现较好,产业结构比较清晰,且是留美博士回国创业,比较有创新的能力,有望取得评选成果,但是美中不足是A企业因为研发新产品刚收到了省级环保部门的处罚。B企业是传统产业企业,没有什么不良的记录,也没有好的创新能力,但经常打出创新转型的口号。C企业也是传统行业企业,但是近年来在积极转型,申请了大量的国家补贴,但是成果转化较慢。尽管如此,C企业为乡镇捐资修缮了主要生产马路。在思考哪家企业适合上报省里参加评比的时候,A乡政府在讨论上报名单市,大部分人同意将C企业上报,部分人提到了A企业,但是立刻遭到反对的声音,认为A企业刚刚受到了省环保的处罚,最终A乡政府上报了C企业和B企业参加评选。为此最有可能获得高新企业资质的A企业因为毫不相干的系统处罚影响与资质失之交臂,而A政府上报的B企业和C企业,都因为创新成果不够和创新人员不足的原因,没有被评选。 由此可见,在公共决策中,晕轮效应和近因效应都可能因为其效应的原理而对公共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公共决策中要想避免这种影响,一方面要认识到晕轮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危害,另一方面需要对决策使用的资源和决策对象通盘考虑,科学管理,例如使用加权分析法对决策内容进行加权分析,科学合理地做出公共决策。

文档评论(0)

金度文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经济师持证人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27日上传了中级经济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