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分享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四章》 制作、授课:刘颖 《老子》四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老子的哲学世界观: 道、德 2、老子的政治思想:自然无为 3、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4、老子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1、《老子译注》,辛战军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2、《老子与百姓生活》,姚淦铭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鲁迅《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 ????“《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老 子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你心目中的道教是? 神仙方术? 金庸武侠?全真七子? 你心目中的道教是? 你心目中的道教是? 武当圣境?太极张三丰? 道教的思想来源 (1)民间巫术; (2)神仙方术; (3)黄老道学。 “十道九侠” “十道九医”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东汉时民间兴起的道教组织主要有两大派:五斗米道与太平道。 1、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正一道。凡会徒皆出五斗米入教,以符水和中草药为人治病。其创立者为张陵(34—156),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后人称之为张道陵、尊称为张天师。他客居蜀地,修道于鹤鸣山。其孙张鲁于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2.太平道 与五斗米道同一时期,东汉钜鹿人(河北)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据《太平经》创立了另一道教教派—太平道。 张角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鼓吹太平社会的理想,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信徒达数十万人。后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号召,率领道徒发动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王朝。起义失败后,太平道无形解体,残余信徒融入五斗米道。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葛洪(283-365),著名道士,号抱朴子,主张外儒内道,撰写《抱朴子内篇》,他创立了一套炼丹术,提倡服食金丹成仙,又强调内心修养,为后来道教丹鼎派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理论被上层官方所接受,成为贵族金丹派。至今杭州西湖还有葛洪炼丹的遗址。 葛洪炼丹图 葛洪丹灶 古代丹炉 陶弘景(456 ~536):炼丹家、医药家、文学家和学者,南朝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字「通明」,自称「华阳隐居」,死後被谧称「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附近)。陶弘景出身於南朝士族二十岁的时候,为诸王侍读。三十六岁时,陶弘景辞去了侍读的职务,隐居到句容的句曲山(即茅山),梁武帝接位後,屡请不出,梁武帝同陶弘景保持著密切的书信来往,史称他是「山中宰相」。 陶弘景 唐、宋是道教全面发展、繁荣时期 1.皇室的大力提倡。唐初,一位道士宣扬太上老君显灵,称老子是唐天子李氏的祖先,唐太宗利用这一说法,宣扬自己是老子的后代,极力提高道教的地位。唐高宗时追赠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亲自为《道德经》注疏。唐玄宗痴迷于道教,唐武宗推行“兴道灭佛”的政策。 2.唐天宝元年,以《老子》、《庄子》、《列子》等为经,开科取士。 3.宋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在太学中设置《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 药王孙思邈与其针灸穴位图 正一教亦称正一道 由天师道演变而成,崇拜鬼神、道术、画符、念咒。1304年38代天师张与材被封为正一教主,总领龙虎山、阁皂山、茅山(正一派又称三山符箓派)。 符箓派 是对道教中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该派自汉魏以来一直是道教主流,元以降,符箓派统一於正一道。该派由古代的巫鬼道发展而来,用符箓祈禳,以消灾却祸、治病除瘟、济生度死等为职事,与中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 元代,道教形成正一教和全真教两大派别 全真道 由金代道士王重阳于全真庵讲道时创立,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不尚符箓、丹鼎,也不奢谈神仙,而是提倡精气神的修炼,强调出家修真,开道士出家之风。 明清时期:民间道教的活跃 由于全真道与元宗室的特殊关系,因而它在明清时期受到排斥。全真教道士隐居山野,云游江湖,其中有名声较大的有何全道、王道渊、张三丰。全真教教徒不结婚,素食,常住宫观,清修,称出家道士。而正一道教徒有家室,不住宫观,可以饮酒食肉,以斋醮、符箓、祈福、降灾为业,称为在家道士。 王重阳 (1112—1170)

文档评论(0)

7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海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HUKW1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