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说木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说木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木叶”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一、诗词导入(多媒体)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整体感知,信息筛选 1、初读课文,文题中所说的“木叶”是什么? 明确:树叶 2、文中阐述“木叶”意味的是哪几段? 明确:4---6段 三、自读4----6段,思考 1、古诗歌中中为什么用“木叶”不用“树叶”?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用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诵读诗句,比较“木”与“树”的不同。 ①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②高树多悲秋,海水扬其波 ③午阴嘉树清圆(午阴嘉木清圆) 明确:“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是一种落木千山的景象,令人感觉到“空阔”的意味; 而“高树多悲秋,海水扬其波”则给人一种饱满感觉,感觉到层层树叶的波动; “午阴嘉树清圆”中“树”与“午阴”相契合,十分一致,给人以浓荫密密层层的感觉;若改为“午阴嘉木清圆”就少了“午阴”真实的形象。 (2)根据上面分析,小组讨论,可从特征、意味、适用场合等方面结合课文找出“树”与“木”的不同。 明确:特征 树 繁茂的枝叶 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 枝叶舒朗 黄色 本质干燥 意味 树 饱满 飘零 木 舒朗 干燥 空阔 场合 树 满树叶子吹动,浓荫密密层层,没有悲愁 木 秋枫叶落,长跟离愁别绪联系起来,有悲愁 2、“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明确:有两个艺术特征 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容易让人想起树干,而且还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他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不湿润的。 3、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叶”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投影诗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 木叶下 (2)美 女妖且闲, 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 落叶何翩翩 (3)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树叶,灯下白头人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 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着微黄,“木”有舒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舒朗绵密交织,是一个迢远而又情深的形象,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美 女妖且闲, 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 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分,繁密;而“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树叶,灯下白头人”中“黄叶”是在蒙蒙的阴雨中湿润的叶子,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以“木”代“叶”,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点绵密之意也洗干净了,显得更加空阔,更有力的烘托了悲秋之意。 五、阅读1----3节,思考这三段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三段引用了许多诗句,列举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继而探究“木叶”受宠的原因,排除了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最后落实到“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所以,主要作用是引出议论话题。同时,这些诗句可以作为例子,使得下面析理有凭有据。另外,合理引用诗句,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 (一)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不是。写“木叶”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二)诗歌语言暗示性问题是怎么回事?筛选文中“木叶”语句回答。 (1)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2)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3)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4)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7)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8)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小结:木叶,暗示秋令,冷落萧条,惆怅孤独 (三)读“标题”,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好吗? 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文章的整体思路就要改变,就要从理论的角度论述,写成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品读玩味之中,并逐层深入,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契合读者阅读心理。 小结:只要提到“木”就会联想到在瑟瑟秋风中飘零的树木,引发人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