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一轮培优微专题().docx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中国古代都城主要分布地区与原因 这里是华夏族起源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经济发展水平高; 处于全国的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建都于此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汉族政权在历史上时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为了加强防御力量。 二、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1、战乱,原来的都城受到战火的破坏,如东周迁都洛邑; 2、受到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原都城失陷,无力收复,如南宋定都临安; 3、为了便利向汉族学习,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和全国的控制,如元朝定都大都; 4、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而迁都,如明朝迁都北京。 特点:是由东向西,由北向南迁移,尤其是向南迁移使政治中心对南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三、中国古代历次著名迁都及其原因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迁都: (1)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从淹(山东曲东)迁到殷(河南安阳西北);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3)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4)1141年宋金议和以后,金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迁到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 (5)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把都城从上都开平府(在北京以北约300公里)迁到燕京,改名大都; (6)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今江苏南京)迁到北京; (7)后金夺取了辽东大片土地后,1618年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迁到沈阳; (8)1644年,清军入关进占北京,清顺治帝把都城从沈阳迁到北京。 迁都原因: 1、商王盘庚迁殷的原因 (1)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现在的都城淹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 (2)抑制奢侈,倡导节俭,借以缓和阶级矛盾。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过着腐化的生活。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和。在《尚书·盘庚》中记载了盘庚对臣民的演说词,将迁之时,盘庚指责贵族中有贪求财富的乱政官吏,既迁之后,他又告诫官吏不要积聚财物,应施惠于民。 2、周平王迁都洛邑的原因 (1)原来的都城镐京,经犬戎之乱后,残破狼藉。公元前770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经大肆掠夺后,一片狼藉,无以成都。 (2)为避开犬戎,摆脱困境。镐京已处于西北戎人的威胁之下,而周朝兵力又不强,迁都实为躲避少数民族“戎人”的侵袭。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1)从军事上来看,为了避开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北魏原来的都城平城地理位置偏于北方,既易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又不利于对整个北方的军事控制,同时不利于加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管辖和治理。 (2)从经济上来看,为了解决都城粮食供应的严重匮乏问题。平城地方寒瘠,虽然从398年定都平城至迁都洛阳之时已有百年历史,农业也有所发展,但粮食产量远不够供应军需和不能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再加上无水路漕运之便,从外面运入粮食也困难,要解决粮食问题,就需要 迁到农业发达、运输方便的地区。 (3)从政治上来看,一方面为了镇压中原地区日益频繁的武装暴动;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统一全国大业的需要;再一方面为了摆脱平城地区鲜卑贵族盘根错节的势力网,削弱他们对政治的影响力,尤其是尽快摆脱已故冯太后的阴影,不让冯太后的势力继续左右政局。 (4)从文化上来看,北魏虽然实现了北方的局部统一,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 的文化,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深化改革,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的姿态雄踞中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5)而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 深厚之地,迁都洛阳不仅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还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洛阳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孝文帝要通过迁都洛阳取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 四、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的规律性认识 1、都城迁移的趋势及特点: 中国古代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北京。 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汉族政权的都城又出现由北向南迁移的倾向。 五、中国古代定都迁都的原因(背景) (1)?战略地位/地理条件优越,都城偏远,统治者迫切需要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处在或靠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 (3)?便于对内控制割据势力,巩固统治,对外抵御外族入侵 (4)?位于或接近赖以起家的根据地 (5)?受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 【点拨】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趋势 (1)?自西向东迁移; (2)?从中原的腹心地区向中原的边缘地带迁移。 【点拨】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特点 (1)?布局方正,宫城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