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送魏万之京》;“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江淹?
;送别诗知识要点
1、送别诗分类。
2、送别诗诗题特点
3、送别诗常见意象 。
4、送别诗常见的感情类型。
5、送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二、送别诗的诗题特点:
送诗:诗题往往是“送××(多写其名,也有官职加人名的)归(之、游、还、入、赴、迁等)某地”
别诗:诗题往往是“留别(别)?××”/“赠××”
唐代许多诗人在诗题中往往并不记具体的离别的对方。如李白《渡荆门送别》、《送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送别》、《送友人入蜀》、《白雪歌送友人》等。
;;;;;;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留君。——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昌龄《闺怨》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杨柳青青着地吹,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送别》无名氏;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脚踏地为节拍。;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
“阳关三叠”(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
“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落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鸿雁: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河边有雁声。——李颀《送刘昱》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 孤蓬: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此去与师谁与共,一船明月一船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卿》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王昌龄《卢溪主人》
*月亮的别称玉魄、玉盘、玉兔、玉壶、冰轮、皓魄、婵娟、桂魄、嫦娥、蟾宫、金镜、丹桂、素娥等。 月亮本是自然界一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它不会因人的消亡而消亡,它是永恒的。很自然的,它就成为文人骚客们寄托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所谓的意象。我国古代诗歌有很多句子与月亮有关,他们对月寄予了很多人生的理想、追求、忧思,甚至怨恨等等。 ;春草:诗人常以连绵不断、远接天涯的春草来比喻无穷无尽离愁,
如李煜的《清平乐》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1)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