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3 短诗五首 教案.doc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3 短诗五首 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短诗五首 1.朗读这几首诗,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感受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体会不同的诗味。 2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第3课课前预习卡 第1课时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情感。 月 夜 一、新课导入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了白话诗九首,这九首诗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沈尹默作为北大知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有人说,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简要介绍《月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引起同学探究这首诗的兴趣。 二、初读诗歌,描绘画面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 2.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预设 深秋的夜晚,明月高照,寒风呼啸,“我”与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站立,没有依靠。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描绘诗歌画面,促进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三、结合背景,分析意象 师:分析意象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时代背景(见课件出示)。 1917年的中国,虽然经过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王朝,但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广大群众并没有真正觉醒,我们的民族仍旧封建愚昧、闭锁保守。此时,唤起自由思想和个性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沈尹默所在的北京大学,就是这种民主思想的摇篮;他所参与的《新青年》,是当时提倡新文化运动、推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而新诗的出现,正是当时的人们追求“科学”与“民主”,追求人的个体的觉醒,追求思想解放、个性独立的象征。 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1.“霜风”与“月光”以及“我”与“顶高的树”两组意象的关系是什么? 预设 “霜风”呼啸,“明月”高照,这一组意象的对比,象征在黑暗年代里新诗如明月般照亮诗人的心。 “我”与“顶高的树”这一组意象,“我”既指诗人自己,也泛指拥有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的新青年;“顶高的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象征诗人的自强自立。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预设 这首诗表现了“五四运动”前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的意识。 四、再读诗歌,感受韵味 1.有感情地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魅力。 提示:在理解诗歌主题的基础上,师和学生一起探讨这首诗的朗读技巧。如每一行的词尾“着”应当轻读,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并排”“没有”两个词应当重读,体现出作者对独立自由的渴望。 2.感受诗歌美的韵味。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这首诗“美”在何处。 预设 (1)韵律美。全诗每句均以虚词“着”结尾,形成统一的结构韵律,构成反复,并通过第三、四句句式的短长变化,使诗歌的节奏起伏,读来错落有致。 (2)意境美。全诗只有四行,却清晰地勾勒了一幅“月夜”场景:霜风、月光、高树、“我”,共同构筑了“月夜”的存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物象组合,所透露的诗意却是“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象的朦胧感增加了这首诗的整体韵味。 【设计意图】 本环节再次朗读诗歌,探讨诗歌朗读技巧,并以诗歌的“美”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感受诗歌朦胧的意境美。 萧红墓畔口占 一、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1.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中国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1927年发表成名作《雨巷》,传诵一时,由此获得“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著名诗篇。 2.创作背景。 萧红(1911—1942),中国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老家在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见面,却是一见如故。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指即兴作诗词,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设计意图】 简要介绍戴望舒与萧红,使学生了解两人友谊,从而进一步理解诗歌。 二、朗读诗歌,分析内容,把握情感 生自由朗读诗歌,结合阅读体验,思考下面的问题。 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一句中,“六小时”“长途”说明了什么?这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预设 “六小

文档评论(0)

152****3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