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7
2022届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与突破性特练
考点:
1. 柳青《马夫王得中》
2. 苏童《棚车》
3. 何君华《巴音诺尔的旗》
4. 肖复兴《风中华尔兹》
5. 宗璞《东藏记(节选)》
【考点研究】
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1)概括描写
(2)具体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1)环境描写
(2)人物描写
(3)衬托(正衬 反衬)
(4)细节描写
二、概括人物形象
模式
某某人,是一个(1.外貌;2.出身、背景 ;3.性格、精神品质;4.能力、爱好 ; 5. 地位,身份 )的人。
示例
陈胜,是一个(出身卑微,饱受压迫,命运多舛,有勇有谋,做事严谨,不满足于现状,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反抗精神,富有政治、军事和组织领导能力)的杰出农民起义领袖。
三、人物形象术语:
1.正直、公正、勤劳、勤奋、善良、仁慈、乐于助人、宽容、大度、严于律己、聪明、机智、深谋远虑、有志气、有作为、专一、坚定、坚强、勇敢、忠贞、忠诚、真诚、诚实、谦虚、清高、节俭、简朴、廉洁、博学、能干、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贫贱不移等。
2.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语。
四、“我”的作用
1.情节结构:我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通过我串联起小说的所有情节;
2.人物塑造:衬托主人公的形象;
3.主题上:我的所见所闻,有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
4.读者上:小说由我叙述出来,真实可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
1.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4)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2.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烘托、景物描写)。
六、人物形象作用题:
答题模式
人物形象作用题:自身作用+情节作用+人物作用+主题作用+环境作用
具体解读
①“自身作用”指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②“情节作用”主要是线索作用,推动(串起)故事情节发展。
③“衬托主要人物”是其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④“主题作用”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⑤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次要人物往往是社会环境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考题对接】
一、柳青《马夫王得中》
马夫王得中
柳青
王得中是我们营部的一个马夫,依照这个怪老头子自己的说法,便是给一个“四条腿的战士”当勤务。这以前,他初参加部队的时候背过几天步枪,后来做第三连的伙夫:他的工作调来调去,只有一个原因,便是他力不胜任了。他已经五十七岁了,常常用手摸着他的胡须对别人宣布他早已成了一“废物”,不中用了。
现在,他等待着什么似地站在我们面前,不肯听从调动的时候,这些印象便活生生地浮现于我们脑际了。
“你不要太固执!”营长将他膝边的那块地图掀开,挪动了一下腿子,向王得中说,“平时行军你还掉队掉了老远,我们到宿营地半天等不着看马的人。何况现在这样繁重的战斗任务呢!”
“俺死了,也让人家说俺当八路军了。俺……”
“尽搞些怪名堂,你!”营长打断了他的啰嗦,说:“调你到县游击队就是把你踢出去了?你也不想一想,每个人带三天的干粮,两天的生粮,天又落了雪,这一仗打下来还有你没有?把你留在地方武装里,还不是想让你多吃几天小米饭哩!”
他一辈子是一条光棍,没有妻室儿女,没有财产和固定职业。阳春三月,他也许背起搭桩上庙会去赌博;而当农忙了的时候,他便给随便什么人做几天短工。1937年开始的这个战争——谢天谢地,他说——结束了他的永无休止的流浪。他参加了我们的部队不久,聪明地看清了我们的一切,逢人便说这下子解决了他死以前的一切问题……
“做在里边,吃在里边,这就是好家。又不受谁的冤气,一个人一辈子还想怎么呢?”他说。
我初到这营里不久的一次行军中,在大休息的时候,他端一碗水,腿子一拐一拐地双手送到我的面前。我感谢地接过来喝着,他站在旁边等待着他的碗。我喝完时将它交给他,他没有立刻走开,迟疑了好久,终于问道:“刘干事,听说你是才从延安来的……”
“是的。”我说。
“他们从延安养伤回来的同志都说,咱们那延安又是学校,又是工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