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识记分类专练 专题四:文化常识.docVIP

2021年中考语文识记分类专练 专题四:文化常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常识(二)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 B.中国是礼仪之邦,与人交谈往往使用谦敬辞。敬辞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如“光临”“奉劝”“贤弟”等;谦辞是表示谦虚恭敬的言辞,如“鄙人”“拙见”“寒舍”等。 C.“三”在古代汉语中常指多数,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等。 D.古代匾额内容主要体现爱国、孝悌、劝学、教子、忠贞等,如岳王庙的“还我河山”、公堂之上的“明镜高悬”等。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暑、大暑、处暑这三个节气都是在夏季,这三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 B.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C.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D.“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汗青”代指史册。 3.下列文化常识或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句话形容名著阅读感受,可以这样表述:“我也可以旧事重提——读《朝花夕拾》有感”“见字如面,纸短情长——读《傅雷家书》有感”。 B.艾青常用“土地”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柯察金身上也能体现这种追求。 C.敬辞是表示尊敬客气的言辞。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对师长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老”“足下”“鄙”“愚”等。 D.序,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作者情况的文体,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赠序是古人专为送亲别友而写的文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孤”是古代君王的自称;“大兄”即“长兄”,古代对长辈的尊称。 B.《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作者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先生。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陆定一的《老山界》叙述了中央红军克服种种困难,翻越“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特别讲究避讳,即避免直说。“官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B.古代圣贤善待贤才,以示求贤若渴,因此产生了“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等成语。 C.有不少成语有明显的敬谦色彩,如“蓬荜生辉”是谦辞,“不足挂齿”是敬辞。 D.在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不值得提倡的地方,如娃娃亲、跳大神等。 6.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投身革命即为家”的陈毅,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为了对君主或尊亲表示尊重,不直呼其名,叫作“避讳”;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常用的谦辞有“愚”“鄙”“家”“令”等。 B.“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C.古人作品命名各有特色:《范文正公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聊斋志异》是以作者的“书斋名”命名;《杜工部集》则是以作者的“官职”命名。 D.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之有关的特定称谓来表示,比如“而立”“不惑”“知天命”分别代指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B.诸葛亮《出师表》标题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邹忌讽齐王纳谏》标题中的“讽”,意思是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C.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依次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秀才”,合称“三鼎甲”。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