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讲义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② 取不同宫调的乐曲合成一词调,称之为“犯调”。如《凄凉犯》; ③ 记录乐工们所演奏的曲谱。如《醉吟商小品》; ④ 对旧曲加以改编,填入新词。如《徵招》; ⑤ 依他人词调填词。如《玉梅令》是用范石湖的作曲而填词; ⑥ “自度曲”或称“自制曲”。 这部分歌曲有12首,是姜白石自己创作的曲调。这些自制曲,均是先成文词而后制曲,因此作品可以不受句度长短的限制,可尽情地发挥其作曲才能,所以艺术性较高,这也是姜白石创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 精品课件资料 3 元曲 流行于宋代的词调,到元代时逐渐走向僵化,所以知识分子不得不再以民间曲子为源泉,重新寻找和吸取创作营养,在创作的实践中发展了这一形式。到元代时,文人所填写的曲子,被称为“散曲”。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 小令又叫“叶儿”,是只曲,也可以连用两个或三个曲调。 套数称“套曲”或“散套”,是由数首同宫调的只曲联接而成的音乐组合形式。是宋代民间多曲组合形式继续和发展,但已和当时正在盛行的杂剧十分相近。所不同的是,它比杂剧短小,只能唱,不能进行戏剧性的表演。所以,散曲有时又被叫作清曲(即“清唱”)。 * 精品课件资料 4 明清小曲 “小曲”又称“俗曲”、“俚曲”和“时调”,是明、清时代一种在各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曲形式。明、清时代的民间歌曲主要是流行在农村中的民歌和城市中的“小曲”。它们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继承和发展了历代民间歌曲的现实主义传统,并以真挚地抒发人民的真情实感和现实生活为显著特色,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并形成了这一时代音乐文化的突出特点。 * 精品课件资料 乐器与器乐 弓弦乐器的产生 嵇琴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有如下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自此始为‘一弦嵇琴格’。”《事林广记》中也有有关嵇琴的记载:“嵇琴,二弦,以竹轧之,其声清亮。”说明宋代时嵇琴已是一件十分普及的弓弦乐器了。 奚琴 宋代,我国还有一件弓弦乐器——“奚琴”。据陈晹《乐书》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奚琴”到南宋时也叫“嵇琴”,其形制与后世的胡琴基本相仿,是宋代一件很流行的弓弦乐器。 * 精品课件资料 马尾胡琴 在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中还有诗五首,其中第三首中有“马尾胡琴”的说法,其诗曰: 马尾胡琴随汉车, 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 归雁如今不寄书。 虽然沈括没有说明“马尾胡琴”的形制,但一般均认为它是一件弓弦乐器,也有人认为“马尾胡琴”就是后来的“胡琴”(即今日的二胡)。 * 精品课件资料 2 郭沔与《潇湘水云》 郭沔生平简介(略) 《潇湘水云》是郭沔的代表作,在他离开张岩家移居到湖南衡山附近后,经常到潇湘二水交汇处游航。这里云水弥漫,他南望九嶷,想到山河残缺,时势飘零,乃借水云景色写自己满腔爱国热情不能抒发的愤慨。所以《潇湘水云》着重于写情,对水势云态的描写只不过是衬托背景而已。这首作品犹如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引起我们对水光云影的联想。但细细琢磨,作者却把更多更重的笔墨用在写情上。从中可以看出,作品中有深沉的忧愤,激越的情怀,辽远的冥想和强烈的控诉。 现存的《潇湘水云》是明代朱权所辑《神奇密谱·霞外神品》中所录宋代徐天民传谱的《潇湘水云》,郭沔原作已无存。 《潇湘水云》全曲共十八段加一个尾声。把这十八段规纳起来,可分为三个部分: * 精品课件资料 1——4段为呈示部分: 乐曲一开始,飘逸的古琴泛音把我们带入了碧波荡漾、云雾缭绕的意境。乐曲运用了古琴特有的吟、揉等演奏手法,围绕骨干音反复变化发展,深刻揭示了作者抑郁、忧虑的内心世界。然后在低音区出现了层层递长的浑厚旋律,并通过古琴大幅度“荡”、“揉”技巧,向我们展示出一幅云水奔腾的画面,从而打破了压抑、沉闷的气氛,表现出作者翻滚的思绪,为乐曲进入展开部作好了铺垫。 5--16段为展开部分: 这里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在这里,作者用了高、低音区大幅度的跳动、按音、泛音、散音等音色的巧妙组合,使全曲情绪更为奔放、热情、强烈,好似急切的倾诉,又好像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在我们面前交织出一幅天光云影,气象万千的图画,把郭沔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精品课件资料 17--18段是结束部分(包括尾声): 在这一部分中,音乐又突然转入低音区,旋律上行又回折,最后出现的“水云声”和呈示部分中出现的水云奔腾画面形成了鲜明而又强烈的对比,这时的“水云声”只是一种无力的余波、微弱的呼应,面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现实,作者又

文档评论(0)

139****7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