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储能电站事件事故现场处置措施.pdf

电化学储能电站事件事故现场处置措施.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化学储能电站事件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 自然灾害事件处置措施 应包含但不限于: a) 对于自然灾害事件,电化学储能电站应按灾前预警检查、灾中跟踪 处置、灾后救援修复的原则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灾前应对电站建筑情况、 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应急保障各项内容进行检查,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 危险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活动。灾害发生时应视现场受灾 情况,在保证人员安全情况下执行应急措施,减少灾害影响。灾后应对现 场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后,方能进入现场进行人员救援和设备修复。 b) 对于台风、洪水、暴雨、强对流天气等灾害,灾前应检查建筑外墙 情况和设备外壳密封情况,视情况进行加固、遮挡,并对电站排水通道进 行清污疏通。灾中若出现渗水、水淹现象并可能浸湿设备时,及时补漏并 使用排水泵进行排水; c) 对于暴雪、寒潮、极端冰冻天气等灾害,应随时掌握设备覆冰和运 行情况,及时安排开展融冰、除冰; d) 对于地震灾害,在灾前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灾后 应对储能站建 (构)筑物、设备损毁情况进行评估,确保现场安全后方能 进入进行清理和修复工作。 2 人身伤亡事故处置措施 应包含但不限于: a) 发生人身触电伤害事故后,应立即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或迅速采 用绝缘器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在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根据伤情对受伤人员 进行现场施救,伤情严重时应立即拨打120医疗救援电话或就近送医治疗; b) 发生人身机械伤害事故后,应首先停止机械运行,在不会对受伤者 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下尝试使受伤者脱离危险源,必要时应拆卸机械移出 受伤肢体,在伤者脱离危险源后根据伤情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施救,伤情 严重时应立即拨打120医疗救援电话或就近送医治疗; c) 发生人员高空坠落事故后,应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地方,根据伤情对 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施救,伤情严重时应立即拨打120医疗救援电话或就近 送医治疗。 3 火灾与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应包含但不限于: a) 发生火灾时,应首先疏散无关人员,按照流程向相关部门、机构报 告,根据火灾响应等级向属地消防救援机构报警,发现人员伤亡时,应拨 打120医疗救援电话; b) 报告火灾情况,应说明火灾性质,正确报告起火地点、燃烧物及火 灾规模,提示可能存在的火灾爆炸风险; c) 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防止有毒、高温液 体或气体造成灼伤、中毒、窒息等; d) 常规电气设备火灾、建(构)筑物火灾的应急措施应符合GB/T38315 中的要求; e) 收到电池火灾预警应密切关注预警电池温度、电压、可燃气体浓度 等数据变化情况,视情况停止该电池所在储能系统运行,并按应急响应要 求通知相关人员作好应急准备; f) 发现电池热失控、火灾应确认储能系统外部电源已断开,若未断开 应手动进行断开; g) 发现电池热失控、火灾应确认储能系统自动灭火装置是否正常启动, 未正常启动或时,应远程启动灭火装置; h) 电池火灾应制定多级灭火处置措施,并与辖区消防救援机构预案密 切配合、无缝衔接。电池单体或者单个模组的初期火灾灭火处置应以电站 自救为主,采取有效灭火措施进行单体灭火,根据单体火势发展情况选择 拨打通知专业消防力量;电池簇级别火灾应第一时间通知并联合专业消防 力量进行灭火,防止火势扩大蔓延;电站级别火灾应以专业消防力量为主, 有效扑灭电池火灾;在灭火处置时,应明确保障一线灭火行动人员安全的 原则,制定灭火救援人员进入火场扑救的范围、撤离火场的条件、撤离信 号和安全防护措施; i) 灭火过程中,应对火灾区域可燃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评估火灾 区域内发生爆炸的风险。若存在爆炸风险,则不应进入进行火灾区域; j) 灭火结束后,应对消防废水进行疏流排放,无排放条件的应进行集 中处置; k) 火场清理前应确认无复燃、爆炸风险,启动通风装置,气体含量达 到规定值后方能进入火场。 4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措施 应包含但不限于: a)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应根据影响及事发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 人员密集度等,将污染区域的人员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 b)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采取关闭、封堵、围挡、喷淋、转移 等措施,切断和控制废污水污染源、毒害气体泄漏点以及危化品、危害品 污染源,防止污染蔓延扩散; c) 发生人员中毒、窒息事件后,救援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立即将 伤者带离危险区域后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840323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