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18.《怀疑与学问》2(附答案).docxVIP

部编版八下18.《怀疑与学问》2(附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疑心与学问》 一、根底知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程颐〔 〕  譬如〔 〕  步骤〔 〕  懒惰〔 〕 塾师〔 〕 大儒〔 〕 停滞〔 〕 虚妄〔 〕 2.文学常识填空。 〔1〕顾颉刚,字 ,著名的历史学家,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2〕三皇指的是 、 、 ,五帝指的是 、 、 、 、 。 3.以下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C.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疑心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只有常常疑心、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4.给以下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①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②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③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④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⑤应该成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A.②③①⑤④ B.③①②⑤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④①③ 5.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学创新精神,班级举办了一次以“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两幅图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请你读图二,将你的理解写下来。〔不少于20字〕 “图一〞理解: 同学一:如果我们能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就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 同学二: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2〕结合下面两则材料和课文,说说你的发现。 材料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旋涡总是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的澡盆水、台风都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南半球的则呈顺时针方向,赤道的不会有旋涡。他就此发表的论文震惊坛。 材料二 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了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雷达的创造众所周知。现在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创造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创造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膜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让其恢复视力。 〔3〕班会上,一位同学写了一段话准备发言,但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完成。 生命如歌,或高昂或消沉,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嘹亮动人;生命如画,或明丽或素雅,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美丽动人;                        。体味生命的价值,品味人生的意义,正是有了敢于质疑、坚持真我的人,才发动了社会的开展、历史的进步。? ①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②文段中最后一句话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疑心与学问 学问的根底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管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疑心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根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有什么学根据?我们假设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于不管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疑心,因疑心而思索,因思索而区分是非;经过“疑心〞“思索〞“区分〞三个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疑心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疑心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创造的根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成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疑心、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

文档评论(0)

131****5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