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中西诗歌比较二 ——中西自然诗比较 *自然诗的界定 并不是所有具有自然描写的便是自然诗。在一首诗中,只有当山水自然解脱其衬托的次要作用而成为审美的主要对象之时,我们才称这首诗为山水诗。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一、孕育。我国早期的《诗经》、楚辞、招隐诗、游仙诗、游宴诗已有自然山水描写。 1、《诗经》。“诗言志”(《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经》中的山水多处于从属地位,多为引发诗情的媒介,用以渲染气氛,协助主题的开发。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卫风·淇奥》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菘高维岳,骏极于天。 ——《大雅·菘高》 扬之水,白石凿凿。 ——《唐风·扬之水》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2、楚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宗教氛围使得“楚辞”中自然描写增多。 屈原等爱国志士对楚国衰亡的悲叹及爱国之情,抒情味较之《诗经》更浓。 爱国之情的抒发,转而对山水、自然的讴歌与礼赞。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出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雷填填兮雨冥冥, 猿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山鬼》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出现了对山水景物的纪行性大段描写。 《九章·悲回风》 《九章·涉江》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3、招隐、游仙、游宴诗。进一步为自然诗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隐逸的名山大川、神仙栖居的洞天福地、游宴的园林田园都成了诗歌所描述的对象,为自然诗的产生创造了重要条件。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二、形成。 步出厦门行·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河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中国的自然诗,形成于东晋时期。以谢灵运、谢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开辟了中国诗歌史的新纪元。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1、江南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 谢灵运“会境既丰山水,是以江左佳遁,并多居之。” 《与庐陵王义真笺》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1)山水是“自然”的具象化 将抽象的“自然”逐渐落实到相当于今天说的“自然界”身上,让原先这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与具有形象体征的自然山水结合起来。由此,魏晋玄学崇尚的“自然”,已非庄子那种追求“逍遥游”式的绝对自由,而是化为一种投向山林湖海的实际行动。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2)山水兼有“体玄”、“适性”的双重意义。 “体玄”——纵情山水之中,探寻宇宙、人生的真谛,一种哲学式的追求和体悟。 “适性”——在大自然中找到那种适合人的个性生存的理想境域。 王徽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兰亭序》 谢灵运“夫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游名山志》 杜甫“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由,谢尔性所适。”《石柜阁》。在杜甫看来,“适性” 就是像谢灵运那样优游山水,像陶渊明那样放浪田园所获得的精神上的“自由感”。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3)把自然山水看作理想的人格个性之美的形象的谕示。 玄学认为人的理想品格应该像山水那样自然浑朴,人的精神若能达到山水那种境界,实际上也就与“道”相通了。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陶渊明的田园诗 人格精神的外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着浑然天成的境界。 《归园田居》、《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林壑敛冥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池塘生春草,柳园变鸣禽”。(《登池上楼》) “春晚绿野秀,岩高自云屯。”(《入彭蠡湖口》) “野旷河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三、昌盛。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中国自然诗发展脉络 盛唐:王维、孟浩然。 王维的诗: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