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高考小说叙述特点强化型专练
考点:
1.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白轮船》
2.芥川龙之介《蜘蛛之丝(节选)》
3.雷蒙德·卡佛《好事一小件》
4.王安忆《木工刘建华(节选)》
5.阿·托尔斯泰《俄罗斯性格(节选)》
【考点研究】
一、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小说要有一个讲述的人,即故事由谁来讲,这就是小说中古诗的“叙述者”的观察角度,也叫小说的视角。在具体的作品中,“叙述者”既不等同于作者,也不完全等同于小说中的人物。
一般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1.全知视角(上帝俯瞰)
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传统小说中多用“讲述”,如《三国演义》就是全知视角,莫泊桑的《项链》也是。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好处:使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显得客观冷静,客观真实。
但显得不太亲切。
2.有限视角(凡人目光)
包括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但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现代小说多用“显示”,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在有限的视角中,又有两种情况:(1)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2)叙述者知道比人物少(侦探小说中尤为常见)。
好处:第一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更加真实可信;便于心理描写。
但在叙述上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
第二人称:使用第二人称,仿佛直接对话,更加真切自然;直面对象,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
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无优劣之分,选择怎样的视角完全依照小说的具体需要。一篇小说可以通篇都用全知视角或有限视角;也可能有视角的转换,即在平时叙述时使用第三人称,到了关键的内心描写时转用第一人称。如鲁迅的《祝福》中,序幕写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尾声部分写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这两处用了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中间部分写祥林嫂的故事为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我的叔叔于勒》是一个孩子在讲故事。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是有限视角。
二、叙述顺序
1.顺叙:含义:按事情发展的先后来写。
作用: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使文章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2.倒叙:含义:先交代结果,再写原因。
作用:①结构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②内容上:突出强调了……的感情(或塑造了……形象/表现了……的主题)
3. \t /q/_blank 插叙:含义: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与故事情节有关的文字,再接续原来的内容。
作用:①交代了……发生的原因(,为下文作铺垫)。
②插入了……情节(片段;事件),丰富了文章内容。
③表现了人物……性格/品质(通常为主要人物的身份、背景等介绍),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④突出文章……的中心/丰富了文章……主题。
4.分叙:含义:也叫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一是几件事并行交叉进行,齐头并进地写几条线,互相穿插,并行推进;二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谓之为“花开数朵,各表一枝”。
作用: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
5.补叙:含义:也叫追叙。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插叙与补叙: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考题对接】
一、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白轮船》
白轮船
(吉尔吉斯斯坦)钦吉斯·艾特玛托夫
在大地最遥远的一隅,就是伊塞克湖。孩子朝这一方望了很久。“白轮船还没有来呢,”他对书包说,“那就再来看看咱们的学校好啦。”
他用望远镜全神贯注地望着那所小小的学校,望着那褐色瓦屋顶、那孤零零的歪斜的烟囱,望着胶合板木牌上手写的“小学”这个词儿。他不识字,但他猜得出上面就是这样写的。他想象着,他就要带书包到那里去,就要踏进现在正挂着一把大锁的那个门了。门里面又是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