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工程设计方案的技术分析与优化建议.pdf

幕墙工程设计方案的技术分析与优化建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幕墙工程设计方案的技术分析与优化建议 1前言 我们认为本工程原幕墙工程方案设计图纸对该建筑的理解比较深入,基 本能满足建筑师的立面要求,我们特组织了一批有多年单元幕墙设计施工经 验的工程师对该方案进行了仔细的学习和研究,认为该套方案从技术和理论 上,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合理性,但是在很多局部地方可以做进 一步的优化,以改善和提高幕墙的水密性、气密性、节能性等各项性能及幕 墙的结构安全性、工艺性、结构合理性。以下是我们对该套方案图的一些 化与建议,供业主、建筑师及专家审核。 2本工程原招标幕墙设计方案的特点 1.现行的部分单元式幕墙未采用等压原理进行设计,或等压原理运用不合理, 所以部分渗漏水不能及时排走,从而造成了幕墙漏水的现象,本工程原设计 方案较好地运用了等压原理进行设计,胶条插接,防水、排水层次较清晰; 2.设计了横锁型单元式幕墙系统,上下单元之间竖向插芯起到传递弯矩及安全 吊装作用,可有效防止平面变形作用下相邻板块发生侧移; 3.现行的许多单元式幕墙系统构造不甚合理,未采用可独立更换性设计,一旦 面材发生意外破损,更换起来十分不便,原设计方案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可 独立更换性设计,比起普通单元式幕墙更具优势; 4.室内、外侧龙骨视觉效果要好。作为幕墙结构体内的龙骨,连接螺钉的外露 现象在一些工程中严重影响内视效果,同时对于安全管理也造成了一定的隐 患。而原设计方案尽量把所有构件的连接螺栓一律不外露作为一基本设计原 1 则。 3针对工程设计方案的技术分析与优化建议 经过对原幕墙设计方案的仔细学习和研究,我司认为该方案总体来说对 建筑的理解比较深入,立面设计很有创意,但在一些结构设计、细部构造设 计、防水设计、工艺设计、节能设计等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和优化,一些部 位需进一步细化说明。下面按招标文件要求,在不改变原幕墙系统及外观效 果和功能的前提下,针对本工程主要幕墙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说明: 1.EWS1单元幕墙系统(包括EWS1A、EWS1B、EWS1C单元系统) (1)EWS1单元式幕墙主系统 1)防水构造设计优化及深化 原单元幕墙设计方案中横竖缝最外层对碰胶条形成雨屏,为第一道密封 (打有排水孔,是非完全密封);内部横竖方向对插硬胶条形成第二道密封, 第一道与第二道密封之间形成的腔体为等压腔。由于原方案型材后部横竖方 向第三道插接只是非密封的硬性插接,无法形成气密线及有效防水,第一道 密封为非完全密封的雨屏,因此第二道密封必须完全封闭,承担水密线、气 密线双重作用。但原方案十字缝部位在胶条与铝型材槽插接处伸缩部位顶部 存在缝隙,胶条连接处也未明确密封处理措施,处理不好可能存在漏气和漏 水隐患。 为改善提高主单元幕墙系统的气密性和水密性,我司优化深化方案描述 如下: 2 a. 十字缝部位的防水处理:板块封口部位是幕墙系统的水密性、气密性的一 个薄弱环节,处理的好坏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封口部位指相邻单元板块的 接缝处,我们将横锁式幕墙每横排单元板块的上横框第二道密封采用横向 连续的硬质胶条密封,形成水坝;竖向则搭接密封在横向胶条外,每层高 度为一个密封单元。十字封口处顶部缝隙则用耐候密封胶实现全密封,既 起披水作用,又阻止空气向室内渗透,使雨水沿胶板排到竖框前部,通过 外部雨幕胶条的泻水口排出室外。可有效解决十字缝处漏气和漏水问题。 b. 铝型材连接处处理:铝型材角部连结及拼接处采用高防水组角胶,确保所 有型材连接处不会发生渗漏。 c. 胶条连接处处理:交圈胶条角部连接处采用整体成型及组角耐候胶保证在 一定变形情况下不渗漏。 3 d. 改善第三道密封设计:第三道插接采用铝条和密封胶条结合的方式,即可 同时起到插接和有效密封作用,并实现柔性连接(如下图)。 改善第三道密封 实现柔性连接 优化方案

文档评论(0)

gebilaoq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