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 參考與建議讀本 註:大部分書籍均出自天下文化或時報出版 * 第六十二页,共六十七页。 管理相關經典─杜拉克相關著作 杜拉克精選─個人篇、管理篇、社會篇 21世紀的管理挑戰 經理人的專業與挑戰 巨變時代的管理 大師的軌跡─探索杜拉克的世界 * 第六十三页,共六十七页。 管理相關經典─管理綜合經典 競爭策略─波特 啟動革命、競爭大未來─哈默爾 第五項修練─聖吉 變動的年代、大象與跳蚤─韓第 總經理的內衣、總經理的外衣─葉匡時 新世紀管理大師─Andrea Gabor 企管大師報到─科雷納 * 第六十四页,共六十七页。 管理相關經典─資訊時代管理 位元風暴─Philip Evans Thomas S. Wurster iO聯網組織—知識經濟的經營之道─施振榮 看不見的新大陸-知識經濟的是大策略─大前研一 數位革命─Nicholas Negroponte 資訊地球村─Yoneji Masuda * 第六十五页,共六十七页。 管理相關經典─行銷新觀念及其他 價值行銷時代─by Sandra Vandermerwe 科特勒:新世紀行銷宣言─Philip Kotler, Dipak C. Jain and Suvit Maesincee 知識經濟時代─梭羅 新商業革命─Stan Davis and Christopher Meyer * 第六十六页,共六十七页。 内容总结 企業管理的基本要件(與環境和社會議題之關聯性)。1750年到1900年之150年間,資本主義和科技征服了全球。互動(1+12)。為什麼有些社會邁向繁榮之路,有些社會卻停滯不前、甚至步向衰退。泰勒認為管理工人之道就是比工人更瞭解製造流程。福特T款車帶動的生產與消費革命(2/2)。福特是解放者,是個有遠見的人。實驗從1924年到1927年,哈佛商學院教授梅由(Elton Mayo)參與實驗。梅由認為當一個人被當作人看待時,什麼潛能都能夠發揮出來。二次大戰和戰後的十年間,麥納瑪拉大力推動複雜的計量技巧和財務控制。數年後公司卻陷在主機型電腦事業和個人電腦事業孰重孰輕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66 第六十七页,共六十七页。 馬斯諾的人性管理 馬斯諾針對工作與心理健康的關係寫了「馬斯諾人性管理經典」(Maslow on Management) ,就需求層級事項作初步的探討 馬斯諾認為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後,人們便轉而關心安全的問題,然後是愛的需求(包括他人的關心與接納),以及別人認可的尊敬、讚賞與不受外力干預的工作自由等,最高的等級是自我實現,以及發覺並實現內在的需求 * 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 麥格瑞格的X與Y理論 麥格瑞格研究工作的控制與組織 1960年的「企業的人性面」提出「X理論」假設一般人天生不喜歡工作,必須加以勸誘才會工作 之後又提出「Y理論」假定人們對工作沒有天生的惡感,工作與遊戲休息一樣自然,而且當人們用心投入一件事時,絕對有自我控制與自我導引的能力 *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七页。 4. 彼得杜拉克觀點 *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七页。 管理者定義之轉變 二次大戰期間,一般人對管理者的定義是「負責部屬工作的人」 1950年代初期,管理者的定義已經改變成「負責員工績效的人」 現在的定義應是「負責知識的應用和績效的人」─我們已經把知識視為主要資源 *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七页。 經營假說內容 對於組織外部的假設:社會及結構、市場、顧客及科技 對組織特定使命的假設。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西爾斯公司(Sears, Roebuck and Company)將該公司的使命界定為—「對美國家庭善盡告知義務的採購者」;默克製藥廠(Merck)的創辦時,即制定了「僅專注於研發能一舉突破技術瓶頸、且能為公司賺取高額利潤之專利性藥品」的策略 對核心競爭力的假設:為了達成既定使命,組織應該建立什麼樣的能力 *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七页。 IBM與個人電腦 電腦發展初期,IBM公司上下的信條:「未來電腦發展將會走上電力公司的路子」 個人電腦興起,大多數主機型電腦製造商應都嗤之以鼻 IBM立刻接受個人電腦而成立兩個互相競爭的開發團隊,要求設計出更簡單的個人電腦─兩年後IBM變成全世界最大的個人電腦製造商。 數年後公司卻陷在主機型電腦事業和個人電腦事業孰重孰輕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 1950年幫助IBM取得競爭優勢的經營假說:「設計出能夠大量製造,並具有實用價值的新型電腦」,30年後卻成為阻礙公司成長的絆腳石 ─主機型電腦與個人電腦,互相成為對方的主要競爭對手;主機型電腦將資訊視為記憶;而沒有大腦的個人電腦,卻將資訊視為軟體 *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七页。 通用汽車的經營假說 1920年代通用汽車假設,美國汽車市場中買主對汽車價值看法的同質性甚高─可依不同等級的汽車價位,以及各價位所對應、所得非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