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热测定装置创新设计研究.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和热测定装置创新设计研究 中和热测定装置创新设计研究本文关键词:测定,中和,装置,创新,研究 中和热测定装置创新设计研究本文简介:摘要:中和热测定的关键是要保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被散失,关键是要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中所介绍的中和热测定装置,但是效果有限,误差较大。动态保温的中和热测定的新装置可以准确测定中和热值。关键词:中和热;测定;创新设计;动态保温体系与环境只要存在温度差就一 中和热测定装置创新设计研究本文内容: 摘要:中和热测定的关键是要保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被散失,关键是要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中所介绍的中和热测定装置,但是效果有限,误差较大。动态保温的中和热测定的新装置可以准确测定中和热值。 关键词:中和热;测定;创新设计;动态保温 体系与环境只要存在温度差就一定可以发生热传递导致热量散失,且温度差越大,热量散失就越快越多。《化学反应原理》一课的开设时间是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大约在每年的10月份),此时,在北方的很多地区温度已经比较低了,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会使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但环境的温度较低,传统装置虽然采取了保温措施,但是与环境温度差较大,热量散失仍然较快,给中和热测定带来不可避免的较大误差。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新的测定装置减小实验误差。 一、理论部分 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产生的误差主要是由热量的传递所导致的,而热量传递的主要因素是由反应体系与环境的温度差所决定,如果设计一个装置,能使中和反应发生的体系中温度升高的同时,环境的温度也对应升高,即可减小反应体系与环境的温度差,达到一个动态的保温效果从而减小误差。如果控制不好环境温度的变化也有可能产生正误差。这样如何控制环境的温度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即要让环境的温度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接近反应体系的温度。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新装置,让等量的酸和碱在内外两个容器中同时进行反应,外面的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对里面的反应体系起到保温的效果,容器内外的反应释放出的热量相同,温度同时升高,减小了环境与反应体系间的温度差即可减少热传递从而减小误差,由于是内外温度同时升高且外面的保温反应的温度始终不会超过反应体系的温度,所以就不会产生正误差,新装置和传统装置分别如图1、图2所示。新装置的外层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温度升高,对内层的反应起到动态保温的效果,减小误差。内外两层反应物的量相等放出的热量一样多,但外层溶液浓度小,反应速率慢,外层温度接近且略低于内层温度,所以不会产生正误差。传统装置会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但环境温度较低。温差增大,热传递加快,反应产生的热量会散失,测定出的温度变化量偏小,造成较大的误差。 二、实验部分 1.实验用品0.25mol/L的盐酸溶液、0.3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0.5mol/L的盐酸溶液、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大试管、广口瓶、100℃温度计、橡胶塞、打孔器、传统中和热测定装置。2.实验装置具体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设置了新装置和传统装置做对比。3.实验步骤用两套不同的装置分别进行3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1、表2中。4.实验数据处理(1)取3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见表3、表4)。(2)依据Q=mcΔt进行计算,近似地认为实验所用酸、碱溶液(稀溶液)的密度和比热容与水相同,并忽略实验装置的比热容,则:(3)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两种装置下所测得的中和热。新装置:ΔH=-56.51kJ/mol传统装置:ΔH=-53.50kJ/mol文献值:ΔH=-57.3kJ/mol比较发现,新装置测定出的中和热更接近文献值,误差较小。若该装置能批量生产并应用在教学中,会提高课堂演示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者:张盘斌常国旗徐立娟 中和热测定装置创新设计研究来源:网络整理

文档评论(0)

时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