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感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墨香阁本课题始作于1997年至1998年。时下正值全国范围内
的“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热潮,在经过了六年多的理论与实践的大讨论大操练之后,又有
了较为冷静和理智的思考:觉得语文教学如果一味地或过分地强调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性的操
练,而忽视思想意义的熏陶、人格的培养、思维的训练,或许会再次犯顾此失彼、或左或右
的错误,困惑有余。又鉴于自己才疏学浅,未有高屋建瓴的前瞻性和深刻的思辩水准,尤其
是对“人文思想”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未能全面、深刻的理解,未能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高度来剖析、解读、构建“语文”和语文教学这门汉民族的母语教学的科学方法和体系。处
在这样一种迷惘、困惑之中,认真研读了倪宝元编著的《语言学与语文教学》、张德鑫编著的
《中外语言文化漫谈》、顾嘉祖、陆升编著的《语言、言语与文化》和王尚文的《语感论》等
书籍,有了些理性的思考之后,便会同我市小学语文教研大组的同志一道,对“语感训练的
原则、途径和方法”等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究,并蹴就了此文。在当时来说,算是万绿
丛中一点“白”,惶恐有之,羞涩有之,自负有之。所幸的是《语感》文的出笼,得到了语文
教学专家和慈善家的厚爱和施善:“文字简洁,行文清晰,观点鲜明,操作性较强,另僻溪径
也不妨可以试试。”是年,在杭州市第九届中小学学科论文评审中中了个铜奖;次年,在浙江
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审中又中了个银奖;同年,在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论
文评审中再获铜牌,并在《浙江教学研究》杂志上全文刊发。文章实在蹩脚的很,却得到了
那么多的奖项,尤其是铅字散发出去,实在要折杀我了!现把此文作简要的叙述。“语感”是
什么呢?——当婴儿尝到酸甜苦辣的食物时,瞬间会表现出皱眉、舒眉、锁眉、扬眉的反应,
这叫做味感;——当吾儿大学毕业去上海某家大报社应聘时,总编呈现几十种颜色要他分辨,
他很快地把这些颜色一一分辨清楚——总编说,你做美编吧。这就叫色感,或叫美感。——
一个不识方块字的道地的农民或一个先天的盲人只要听一、两遍广播就能吹拉弹唱流行歌曲
的,说明他对音乐有很强的接受、感悟能力,这就叫做乐感。——同样一个读书人,只要一
接触言语和文字材料,即在日常的听说读写中能迅速地感知、领悟、情化文本意义和情味,
或能顺畅地表情达意的话,那么,此人就具有敏锐的语言文字感受能力。这就叫做语感。“语
感”的特征是什么呢?语感的基本特征是不需经过理智的思考和逻辑的推理,即在一听一看
一读一用的瞬间便能深刻地理解语言,准确地判断语言,深切地体味语言,恰当地运用语言
这样一种自动化的潜意识的能力。夏丐尊先生对语感的特征作过详尽的诠释:“在语感锐敏的
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义,‘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
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
说不尽的旨趣;见了 ‘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由此看来,
语感的最大特征是,它无须咬文嚼字,也无须望文生义,全凭年轻人谈恋爱所惯用的那种“感
觉”。“语感”又有什么用呢?“语感”确实很重要,也十分有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标准》的《前言部分》关于语文的教学目的中指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段话共
有三句话,其中第二句就明确提出要“培养语文的情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课程总目标》的第7条中又提出: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
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看来语感就是语文素养中的一种重要素养。——高考答题靠的是什
么?——语感!在150分时间内要完成18k的试卷4大张,没有语感是不行的。裴娣娜老师
在对语文老师的一次谈话时语重心长地说:“学生答卷靠的是对语言的直觉能力,能得100
分的人,他具有较强的语感;能得120分的人具有强的语感;能得130分以上的人,他的语
感特别强。”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100题,需在90分中内完成;全国“律考”三个钟头要完
成8k的试卷36张,没有语感连读题也来不及。——王尚文在《语感论》中对“语感”的作
用有过这样一番描述:“假如你来测试一个学生的语感能力,如果一篇文章只让他读一遍,就
能简洁地说出其主要内容;或让他听一遍故事,就能一下子听出其中的奥妙;或让他听两个
人之间的争辩,能迅速地分辨出谁是谁非,并正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个人的语感
能力就算是强的。”——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一个问题,即语感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
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即听读时能迅速地感受、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丰富内涵;二
是能熟练地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在说写时能用精当的语言来准确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