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键词】垂体肿瘤转化基因;rna 干扰;胶质瘤;侵袭
【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1-09-05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
但是由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高,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正常脑组织无明显分界,易于复发, 并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其恶性程度也会不断增加。因此,临床疗效仍不理想。目前胶质瘤研究的重要任务是研究与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的基因,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寻找新的途径。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是 1997 年,pei 等在大鼠垂体肿瘤组织中发现的,其中pttg1 是在 mg63 骨肉瘤细胞中被发现能够抑制分离酶的活性,使姐妹染色体分离受阻,增加使细胞突变机率,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pttg1 基因在大多数恶性肿瘤及内分泌相关性肿瘤中均有较高表达,目前研究认为pttg1 基因与抑制染色体分离密切相关,还参与了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已经证实pttg1 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较正常脑组织明显增强,并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rna 干扰技术,构建高效沉默pttg1 的 sirna 干扰质粒,并将其转染入胶质瘤细胞u373 中,探讨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胶质瘤细胞株 u373(atcc 编号:htb-17),第 5~8 代细胞用于做细胞学实验,dmem 培养基,胎牛血清,大肠杆菌 dh5α 感受态细胞(购于天根生化有限公司),质粒 pgenesil 2
(购买于武汉晶赛生物工程技术公司),rt-pcr 试剂盒,鼠抗人 pttg1 单克隆抗体(购于美国 santa cruz 公司)。
实验方法
胶质瘤细胞的培养 胶质瘤细胞株u373 用 dmem 培养基(含 10%胎牛血清)传代培养,培养条件为 37℃、5%co2、饱和湿度。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进行实验,转染pttg1 干扰质粒的细胞作为实验组,转染非干扰质粒的细胞作为对照组,每种实验方法均选用同一批次细胞进行。
重组pgenesil2 pttg1 sirna 的构建及鉴定
根据genbank 提供的pttg1 cdna 序列(nm-004129),应用 ambion 在线设计软件筛选出 三条 pitg 靶基因序列,分别为 pttg-1:tgggagaql3uaagtiqea;ptfg-2:gtctgtaaagac caaggga; pttg-3:gcatfctgtcgaccctgga,根据上述靶序列设计出三对pttg1 干扰序列。
pgenesil2 质粒经 bamh i 和 hindⅲ双酶切,用 1%琼脂糖凝胶回收大片段。将上述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溶解于退火缓冲液(50μ l),分别取正链(2μ l)、反链(2μ l)和退火缓冲液(16μ l),混匀,94℃水浴,3min,自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99μ l)稀释退火产物
(1μ l),4℃保存。取稀释后退火寡核苷酸链(1μ l),pgenesil2 质粒载体(1μ l),10× ligase buffer(1μ l),加入 t4 连接酶(1μ l),加入去离子水(6μ l),22℃水浴,过夜。取 dh5α (5μ l),涂布于 lb 琼脂平板上(含 kana 抗性),置于 37℃恒温箱内培养。挑取 3个单克隆菌落,接种于 lb 培养液(5ml,含 kana 抗性)中,置于恒温摇床中 37℃培养过夜。用质粒提试剂盒提取质粒。经 sal ⅰ酶切鉴定:将提取的质粒 dna(1μ l),10×h buffer
(1μ l),sal ⅰ(1μ l),去离子水(7μ l)混匀,37℃水浴反应 3h,取 5μ l 反应产物,经 1%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产物,并将重组质粒菌液送大连宝生物公司测序。
将细胞接种于96 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中细胞数为3×103 个,每孔加入100μ l 培养基, 每种细胞重复 5 个孔,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仅加培养基,不加细胞),37℃培养,分别于培养后 24、48、72h 检测各孔吸光度值(od 值),在检测前每孔加入20μ l 的 mtt 继续培养 4h 后弃培养基,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50μ l,室温避光孵育 10min,用酶标仪 570nm 测定各孔吸光度值(od 值),绘制生长曲线。细胞生长抑制率(%)=(对照组 od 值一实验组od 值/
对照组od 值)×100%。
1.2.5 细胞划痕实验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转染 pttg1 sirna 干扰质粒组,收集 2ml 转染 pttg1 sirna 干扰质粒的细胞悬液接种于 6 孔板,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