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1
24 唐诗三首
◇教材分析◇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通过叙述官吏深夜捉人、老妇啼诉告白和她最终被抓走服役的故事,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廷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的是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情绪变换的抑扬曲折,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以卖炭翁为典型,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穷苦百姓的不平。他们虽然不全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都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都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
◇教学目标◇
1.了解三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并学习三首诗歌的写法。
4.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感知诗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诗歌主旨。
2.难点:品味诗歌的精彩描写并在写作中借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战争带来的灾难的图片〕
战争的悲壮总是一幕幕的上演。古今中外的一场场战争,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石壕吏》,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写下的,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他忧国忧民的真情脉动。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逾墙走(yú) 邺(yè) 城戍(shù)
老妪(yù) 幽咽(yè)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古今异义]
①老翁逾墙走(古义:动词,跑,逃跑。今义:多为走动、行走)
②听妇前致词(古义:说话。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
③三男邺城戍(古义:指儿子。今义:指男子或男性)
④天明登前途(古义:前面的路。今义:以后的发展状况)
2.了解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留下了1500多首诗,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大都抒写个人情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现状,被后世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3.背景链接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三、了解文体知识
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固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对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又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唐代的五言古诗虽源于汉、魏,但决不因袭模拟,呈现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四、学习新课
步骤一:反复朗读,疏通文意
1.录音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全班齐读。
步骤二:把握内容,梳理脉络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
2.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开端(第1段):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
发展、高潮(第2~3段):致词的内容。写老妇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悲剧。
结局(第4段):致词的结果。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被捉。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三男全被征。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3.“老妇”苦在何处?找出有关语句并进行分析。
明确:苦于老年丧子之苦,贫困潦倒之苦,被迫服役之苦。
“三男邺城戍”——一家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二单元第7课 大雁归来.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六单元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六单元第23课 马说.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 桃花源记.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 小石潭记.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12课 《诗经》二首.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四单元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四单元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四单元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17课 壶口瀑布.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docx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19课 登勃朗峰.docx
最近下载
- 利用DEFORM-3D模拟镦粗锻造.doc VIP
- 08 威科夫进阶课程.pdf VIP
- CB 673-2020 出入舱口盖规范.pdf
- GA_T 1788.1-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 VIP
-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343-2010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GIS终端安装规程.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培训.ppt VIP
- GPS33E巨人通力调试说明书.pdf VIP
- 重大接待保障措施(环卫作业).doc VIP
-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2020101601401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