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数学重难点
初一数学重难点代数
有理数
★重难点★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数轴、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全面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以及混合运算)
一、 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 常见的非负数有: 0、1、2…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 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 0。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a≠±1);B.1/a 中,a≠0;C.0<a<1 时 1/a>1;a>1 时, 1/a<1;D.积为 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 时,a≠-a;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 0,商为-1。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 奇数:2n-1
偶数:2n(n 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代数定义:
几何定义:数 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 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 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二、 有理数的运算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
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
到“右”(如 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1 / 13
初中数学重难点
初中数学重难点
PAGE
PAGE 10 / 13
整式
★重难点★ 整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整式的运算,去括号(代数式运算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恒等变形),同类项、乘法公式、分解因式
一、 重要概念1.整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分类:单项式、多项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9.指数
⑴ ( —幂,乘方运算)
① a>0 时, an >0;②a<0 时, an >0(n 是偶数), an <0(n 是奇数)
⑵零指数: a0 =1(a≠0)
负整指数: a?1 =1/ a(a≠0,p 是正整数)
二、 运算定律、性质、法则3.整式运算法则(去括号、添括号法则)
4.幂的运算性质:①am · an = am?n ;② am ÷ an = am?n ;③ (ab)n = anbn ;④
(am )n = a mn ; 5.乘法法则:⑴单×单;⑵单×多;⑶多×多。
乘法公式:(正、逆用)
(a+b)(a-b)= a2 ? b2 (a±b) = a2 ±2ab+ b2
除法法则:⑴单÷单;⑵多÷单。
因式分解:⑴定义;⑵方法: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E.求根公式法。
11.科学记数法: (1≤a<10,n 是整数=
方程(组)
★重点★一元一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方程的有关应用题(特别是行程、工程问题)
一 、 基 本 概 念1.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 二、 解方程的依据—等式性质
1.a=b←→a+c=b+c 2.a=b←→ac=bc (c≠0) 三、 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成 1→解。
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⑴基本思想:“消元”⑵方法:①代入法
②加减法
六、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一)概述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步骤是:
⑴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⑵设元(未知数)。①直接未知数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一般来说, 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⑷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⑸解方程及检验。
⑹答案。
综上所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在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导致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docx
- 医学课件-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进展.pptx
-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习题解答 全.doc VIP
-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ptx VIP
- 传统文化与修身(鲁东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docx VIP
-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草原就是我的家》精品课件.pptx VIP
- 益智课堂数字华容道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 我为班级作贡献》教案.docx VIP
-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