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备考:中考文言文断句类试题 解题策略与模拟训练.docx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备考:中考文言文断句类试题 解题策略与模拟训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备考:中考文言文断句类试题 解题策略与模拟训练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为“句读(d7u)”: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话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 ,”断开,叫“读”。 ●断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能力。选材上,多选取课外文言语段,或截取其中几句,或另选一段文字。题型上,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或选择正确的一项,或要求用“ / ”直接划分。 【真题再现】 支招一:常借语感,疏通句意法 一般情况下,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疏通了句意,断句便迎刃而解;反之读不懂就断,想当然地断,自然易断错。比如,借助出处,弄清文章的写作对象或内容;通读全文,感知文章叙写的主要事件或方面;凭借语感,先断有把握处,后突破难断处,逐层有序地解决。 例1.(2021·湖北随州卷)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B.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C.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D.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解析] 解答此题,可以运用疏通句意法,先初读文段,梳理主要信息,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划分。据文段出处,可知传记对象为王羲之;选文侧重介绍其写作《兰亭集序》的背景。画线部分先述其爱好“服食养性”,故有后文“不乐在京师”“渡浙江”“有终焉之志”。据此通意为:“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此题关键是第一处只要断对了,后面便可依句意一一断开。 [参考答案] C 支招二:利用语法,成分搭配法 所谓语法断句法,就是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来确定该如何断句。例如名词、代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作主语时应在其前面断开,作宾语时在其后面断开。动词、形容词经常作谓语,一般来说,尤其是动词的前后往往都不能断开。表时间、处所、范围等状语提前强调的,后面也应断开。另外,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不可断开。 例2.(2021·湖北襄阳卷)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B.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C.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D.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解析] 利用语法断句法,横线部分中名词有“天禧”“真宗”“谏官”等,动词有“诏置”“责”等,而“六员”为数量词,“其”为代词。“天禧”后缀“初”,根据注释可知,表年号,作状语,后应断。“真宗”在前,应作主语;“谏官”在后,作宾语;“六员”应为定语后置,修饰“谏官”;“责”为动词,作谓语,前省略了主语“真宗”,而“其职事”作“责”的宾语。据此分析,断句为“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参考答案] A 支招三:依据虚词,前后定位法 古文没有标点符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文言虚词来停顿,也就是说,虚词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如句首语气词“夫”“盖”“惟”“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开;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嗟夫”“嗟乎”“呜呼”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一般后面可断句。常用在句首的關联词“是故”“于是”“无论”“至若”“是以”“然则”等前面大多可断开。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前面可以断句。 例3.(2021·湖南郴州卷)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B.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C.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D.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解析] 此题四个选项中均断句一处,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采用虚词定位法,画波浪线处就只有一个虚词“也”,而该词往往放到句末,因此就断在“也”后。 [参考答案] B 支招四:凭借修辞,规整对称法 修辞规整法,是利用文言文讲究修辞的特点来断句的。因为古人写文章,讲究对仗工整,讲究互相照应,多采用对偶、排比、顶针等修辞,故而多呈现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整句。这也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而且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往往只要断开一处,其他几处便可顺势断开。 例4.(2021·湖南邵阳卷)给下列句子断句。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解析] 对偶句的使用,使得《孟子》散文句式整齐,节奏和谐,辩论起来抑扬顿挫,声调铿锵。比如以上选文中画线句子,就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万乘之国”对“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对“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对“必百乘之家”。据此可知,该句为两个结构相同的复句,一一对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