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及虚词归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word.zl- - . word.zl-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安: 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把: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 比: 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假设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3)动词,相比。如:操比于袁绍。 兵: 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 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5.池: (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名词,水池。如:墨池记。 出: 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 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 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7.处: chu,名词,地方。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chu,名词,时候、时间。如:乡书何处达? chu,动词,处在。如:处江湖之远。8.次: 名词,层次。如:不可计其层次矣。 动词,编次、编排。如:胜、吴广皆次当行。 动词,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从: 动词,跟从,跟随。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动词,依从。如:乃诈自称公子扶、项燕,从民欲也。(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如:来从楚国游。 (4)形容词,沉着。10.道: (1) 动词,说。如:缺乏为外人道也。(2)名词,道路。如:古道西风瘦马。 名词,道德。如:伐无道,诛暴。 名词,规那么、正确的方法。如:以谘诹善道。(5)名词,学问。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6)名词,道义。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得: (1) 动词,得到。如:既出,得其船。(2)动词,到达。 动词,能够,可以。如:余因得遍观群书。 通“德〞,动词,感谢。如: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2.发: 名词,头发。如:可怜白发生。 动词,出发。如:朝发白帝,暮至江陵。(3)动词,发出。如:野芳发而幽香。 (4)动词,征发、征派。如:发闾左谪戍渔阳。13.负: 动词,背负。如:负者歌于途。 动词,依靠,依附。如:负势竞上,互相轩邈。14.感: 动词,感动。如:帝感其诚。 动词,伤感。如: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3)动词,感慨。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观: 名词,景观。如:此那么楼之大观也。 动词,观看,欣赏。如: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动词,阅读。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二、初中常见文言虚词集录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刿论战?〕 ②胜佐之,并杀两尉。〔?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泽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太尉书?〕 〔 二 〕 助 词 1.构造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泽。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刿论战?〕 2.构造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涉世家?〕4.构造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构造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太尉书?〕 (三)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那么?〕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