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君宇撰写碑文的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高君宇撰写碑文的人 北京城南,有一处秀美的公园,园内山水亭台,碧树娇花, 是京城人休闲的好去处。公园名陶然亭。白居易有诗:“更待菊 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然而我于菊黄时节访陶然亭,不 是为了 “陶然自乐”,却只为寻访那一座墓碑。 陶然亭湖畔锦秋墩北麓,苍翠蓊郁的松林中,掩着两座合为 一体的墓,位于右侧的墓碑上,镌刻着七个隶体大字:“吾兄高 君宇之墓”,碑上铭文记述了烈士的生平。高君宇是中共早期著 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与之合体的另一座墓葬着他挚爱的女友 石评梅。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 星之迅乎”,读着墓碑另一面高君宇的言志诗,我眼前浮现出三 个激昂慷慨、纵论天下的热血青年。三人中,除了高君宇,另两 位是我的姥爷纪亮和我的表舅纪守光。高君宇、纪亮、纪守光三 人当年同为山西省第一中学学生,纪守光与高君宇又曾同在北京 大学读书。在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前后,三位立志救国的青年, 经常聚在一起畅谈人生,研讨时政。高君宇作为山西最早的共产 党员,于1924年为促进国共合作,曾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我的姥爷纪亮当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求学时,与民主革命的先驱 路友于一起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经路友于介 绍,也加入国民党左派,与路友于等人一起组建了山西省党部。 几位有志青年不管党派,一起著文章、办刊物、建学校,为复兴 中华而努力工作。没想到君宇年仅29岁就因病离世,失去这样 一位志同道合的挚友,同志与亲朋悲哀不已。组织上委托君宇的 同乡好友兼同学纪亮纪守光叔侄,为君宇撰写碑文,我的姥爷和 表舅遂将失去挚友的痛苦与立志救国的一腔热情化为文字,刻在 高君宇墓碑上。“兄,高姓,名尚德,字锡三,别号君宇,山西 静乐人也,生于民国纪元前十六年九月十六日。……时袁氏当国, 任意横暴,列强觊觎,非分逼索。宇目击时艰,痛国沉沦,辄愤 懑填胸,嘘唏浩叹,三五同志以事须缓图劝之,始止。当此之时, 君宇已蓄革命之决心矣……” 据高君宇的胞弟高全德回忆:“墓地是根据高尚德的生前愿 望,由北京共产党组织,用24块银圆,买自慈悲庵。碑文是由 党组织指派北京大学的革命学生纪亮、纪守纲(纪守光少时名纪 守纲,高中时改名守光,意为追求光明一一本文作者注)代我起 草,经北京党组织批准刻上去的。因为不便以共产党的名义出现, 所以就用了我的名字。实际上这是党给尚德树的碑。”(见王庆 华著《高君宇传》,山西人民出版社) 君宇走了,但他救国救民的心火仍在燃烧。抗战初期,姥爷 同与他一起长大、志同道合的侄子纪守光二人,四处做报告宣传 抗日,为战事筹集物资,去前线慰劳抗日将士,日夜为抗战奔劳。 但中央政府消极抗日的态度却令所有的爱国者忧心如焚。1935年,在一次国民党中委扩大会议上,看着坐在台上的汪精卫,已 是候补中央监察委员的纪亮再也按捺不住,冲上台去直斥汪精卫 的卖国行为。会场举座皆惊:这个年轻人,哪来的勇气? 是啊,哪来的勇气?纪亮资历不深,又无背景,竟敢在国民 党大会上当众怒斥汪精卫!这勇气只能源于他对祖国的热爱,对 国家前途的焦虑,也来自挚友的激励。他不能忘记路友于被北洋 军阀杀害前说的话:“吾辈当努力做牺牲者,岂屑斤斤为个人计 安危哉? ”也一直痛惜着高君宇逝去的年轻生命,挚友已为民族 解放事业献身,难道我还不敢说一句真话吗?可是最终,汪精卫 没有被赶出去,纪亮却被赶出了国民党中央。 姥爷出生在山西省阳高县纪家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为人 耿直,一生酷爱读书,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先从事教育,后进入政 界。人在官场,他没有学会也决不愿学官场那一套习气,始终追 随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 政策,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竭尽全力。被赶下台的姥爷愤愤地走 出会场,从此,也就走出了那个虚伪的官场。 他准备回家乡,家乡却早已失去往日的安宁祥和。大同阳高 罗文皂,离家只有20里路程,那里驻扎着大批日军,火车终日 隆隆响,把大同的煤炭、木材一车车运往日本。大同,中国九大 古都之一,地底下埋藏着黑色的金子,地面上闪烁着人文的辉煌,那魏晋的佛像,那被誉为“北方锁钥”的重镇,都落入了敌人的 魔爪。姥爷想到这里,一拳砸向胸口。痛啊,揪心的痛! 离开政界的姥爷心绪难平,回忆自己走过的道路。当年,作 为农家子弟,衰老的父亲拿不出供他读书的钱,也需要他这条臂 膀支撑家业。然而,对更阔大的世界的向往让年轻的纪亮下了决 心,他白天在地里干活儿,夜晚到寺庙借着神佛前的油灯苦读, 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大学,几年后,又考取了官费赴日本留 学。回国后在教书办学的过程中,他宣传救国救民的进步思想。 迈入政界后,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始终是他的主导思想,没料到, 这一步竟迈入了一个龌龊的大染缸。面对种种令人痛心的现实, 这个瘦弱的读书人潜入书中,广泛阅读,反复思

文档评论(0)

183****53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305113400003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