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化考试 与标准化病人概述 呼吸内科 方璐 客观结构化考试 概念—— 客观结构化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nation 简称OSCE),又称临床技能多站式考试。不是某种具体的考核方法,而是提供一种客观、有序、有组织的考核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不同的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考试大纲加入相应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这种新型临床能力考核形式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事先设计好的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OSCE的发展史 1975年:英国Dundee大学的Harden和Gleeson提出 1983年:加拿大医学委员会将其应用于医师执照考试 1991年: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资助下,OSCE被引入我国 OSCE测试内容有哪些? 标准化病人 医学模拟人上的实际操作 临床资料的采集 文献检索 人文关怀 标准化病人的概念和历史 概念: 所谓“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就是“模拟病人”,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之后能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由于经过专业培训,这些人能够准确模仿相应病例的症状,包括走路姿势、身体动作、疼痛的程度、面部表情、病史病状等。学生根据“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询问病史、判断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SP可以给操作者进行评分和对操作技巧进行反馈。同时起到病人、教师、评估者的多重作用。 起源与发展   1963年:Howard Barrow(南加州大学的神经病学家)为教学目的开发了“模拟病人”   1968年:衣阿华大学的Robert Kretzschoman博士开发了第一个“妇产科教学合作者”   1970年代中期:邓迪大学的Ron Harden开发并第一次实现了标准化病人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能力考试中的应用   1970年代后期:亚利桑那大学的儿科医师Paula Stillman开发了“亚利桑那临床等级量表”,供SP使用,以评估学生的表现。 起源与发展  1989年: Paula Stillman 调查了美国和加拿大136所院校,其中94所在其课程中不同程度的使用了SP  1991年: Stillman将SP引入我国  1993年:华西医科大学等医学院培养出了第一批SP 为何要用“标准化病人”?? 1.病人不愿配合临床 教学是一个共性问题 2.沟通技巧和临床技 能的练习? 标准化病人的功能 模拟?/?角色扮演功能 问诊 体格检查 回馈 SP作为“评估者”的功能? SP作为“教师”的指导功能? SP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1.有利于解决患者就医及医学院教学之间的矛盾 2.克服了以往临床教学或测验中难以找到典型病例的问题 3.增强医学生的沟通能力、人文素质 4.应用于考核当中时,可以提高临床考核的标准、可比性、可靠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可重复性 5.对于教师而言,SP能依照教学要求,配合上课时间参与教学 局限性—— 1.SP与真实病人之间存在区别 2. 标准化病人只能模拟疾病的主观部分,而难以模拟疾病的客观表现。 3.长期的标准化病人的身份有可能对标准化病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训练SP需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较高 SP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标准化病人教学的意义 训练医患沟通促进人文关怀? 解决教学资源不足? 减少医疗法律纠纷?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克服临床技能笔试考核的弊端 我院OSCE与SP活动的开展 选择各科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作为模拟病例,并在各科选择若干名护士作为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各专科根据选择的相关专科疾病,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临床实践能力。

文档评论(0)

137****42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网文天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