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状日益堪忧,使其生态环境面临新一轮挑战,急
需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指导。基于此,环保部颁布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用以指导农村地区生
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迄今已有24 个村庄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对推动农村地区经济
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由于国家生态村创建标准并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地域差异性及不同的村庄类型特点,在生态
村建设中难以因地制宜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以北京山区为例,因具备山前平原、浅山区、深
山区三大地域类型,使其并不能完全采用国家级生态村的创建标准。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村
建设模式及其相关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群体类型开展北京山区生态村建设指标体
系研究的相关问卷调查,获取国家级指标体系在北京山区的适用程度及北京山区生态村建设要
求,从而构建适合北京山区生态村建设的指标体系。
本文以北京山区流村镇28 个村庄为分析样本,选取17 项共性指标用以研究其生态村建设的
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5 个主成分因子并确定其权重,进而获取综合评分,研究北京山
区生态村建设的适宜性。另外,考虑山区不同地域类型有较大差异性,以浅山区12 个村庄为例,
加入4 项特性因子后,重新提取6 个主成分因子,进一步分析浅山区内部生态村建设的适宜性
并尝试进行浅山区发展类型的分类。经过研究和分析,本文选取的典型浅山村漆园,无论在整
个山区范围内,还是浅山区内部,都比较适合开展生态村建设,但由于其所属类型为“发展潜
力制约型”,需注重村庄合理规划、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升其软硬件发展实
力。本文还尝试从村庄规划、产业体系培育、生态保障建设、环境治理、村域文化传承与形象
设定五个方面展开浅山区生态村建设重点的研究,以期为北京浅山区和其他地区相似地域类型
区的生态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北京山区;生态村;指标体系;主成分因子分析,生态村建设重点
英文摘要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re facing a new round of
serious challenges in we China, as a result, new development models or guidance suggestions are badly
needed. Based on these increasingly worrying situations,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sued
national standar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village in order to try to solve serious eco-environment
problems. So far 24 villages have been named as the first national eco-villag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model for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vast rural areas.
Sinc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features of various types of villages have never been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to the state standar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villages, the state standards could not play its
du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eco-village.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2kaBP 甘青地区人类生计模式的演化.pdf
- 1736 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特征变化分析.pdf
- 1949-2008年中国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量的时空变化及机制分析.pdf
- 1972-2010 年羊卓雍错流域湖泊变化及其气候驱动.pdf
- 1979 年以来青藏高原位势高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高原地面气候的关系.pdf
- 1983~2005年东北亚草地生态系统时空格局研究.pdf
- 2000-2009年蒙古高原东部植被覆盖变化研究.pdf
- 2001-2010年干旱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pdf
- BeyonDB 数据库空间扩展的数据模型.pdf
- BeyonDB栅格模块若干技术问题研究.pdf
最近下载
- 1.1 蓄电池的检查与日常维护 课件(共28张PPT)《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同步教学(机工版·2020).ppt.pptx VIP
- 电导率分析仪PRO-C3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PPT.pptx VIP
- FSC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制度文件表单一整套.doc VIP
- LG TS16TH说明书 用户手册.pdf
- 智能体互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年)-.docx VIP
- 廉洁职业保证措施.docx VIP
- 考务工作手册(发给考务和监考) .pdf VIP
- 2023年长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2(excel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