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相思》教学设计1.docVIP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相思》教学设计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长相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4、诵读、背诵。 【过程与方法】 利用书籍和网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感知词作的大意以及词人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读出词的韵味,体会词句的含义,深入领悟词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相门翩翩公子; 江湖落落狂生; 清初第一才士; 千古伤心词人。 这四句话说的是谁?——纳兰性德 关于纳兰性德,你了解多少呢?(学生畅所欲言) 知人论世(播放微视频) 微视频文字材料: (一)知人论世 相门翩翩公子:有这么一个人,用他旷世才华、多情风骨,波动了大清朝那根冷韵冰弦,在康熙盛世弹奏了一曲人间绝响。他就是纳兰容若。公元1655年腊月的一个飞雪的日子,纳兰降生在北京。他与生俱来就携着高贵的金冠,因为他的身上流淌着纳兰世家的血液。纳兰世家,是一个集荣华与贵胄、显赫与威望的家族。纳兰容若的父亲,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大学士纳兰明珠,人以“相国”荣称。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而整个纳兰家族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容若是纳兰明珠的长子,明珠视他为珍宝,为之取名纳兰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的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江湖落落狂生:纳兰容若虽拥有富贵荣华,却渴慕布衣清欢;虽处于红墙绿瓦,却思慕竹篱茅舍;虽尝尽山珍海味,却宁食粗茶淡饭。纳兰容若身处官场,行走于仕途,常常是在官场的倾轧中弄的焦头烂额,然而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他宁愿放纵,在放纵里求的一丝轻松。他结交那些落拓布衣,结交那些不肯悦俗之人,比如他最好的朋友顾贞观就是当时落魄江湖的汉族文人。 清初第一才士:纳兰诗词文兼善,他31年的人生就为我们留下了三百多首词,三百多首诗,他的好朋友曹寅有诗云“家家争唱饮水词”,很多作品直到今天都被人们喜爱和传颂。梁启超称他“清初学人第一”可见纳兰在学术上的重要地位,王国维认为纳兰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可见纳兰在词的创作上成就极高。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且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 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士;千古伤心词人。纳兰为何是千古伤心词人,请同学们从纳兰性德的词作中去体会,在这里我们先留下一个悬念。 (二)纳兰词的四个特点 “真情”是纳兰词的情感内核。“自然”是纳兰词的表现特点。“追忆”,纳兰总是沉浸在一种对往事的追忆中。“哀伤”,“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词凄婉处让人不忍卒读。 (三)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年(1861年)十月,康熙帝平定了 吴三桂、 耿精忠、尚可喜的 三藩之乱,国内平静。于是,在二十一年三月经 山海关到满族的发祥地辽东一带去巡视,并祭祀 长白山。 纳兰性德亦随从扈驾。这首《 长相思》便写于他们出山海关至盛京(沈阳)的途中。 三、置身诗境 通过微课,我们认识了纳兰,也初步的了解了纳兰,我们做到了知人论世。现在呢,我们就来置身诗境,通过《长相思》这首小词去看一看那一时,那一地的纳兰都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朗读录音,并进行想象和联想,再现当时的场景。 2、课堂活动一:置身诗境,初步描绘 (你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你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你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你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通过大家对词境的描摹可以看出大家对词意的理解已经很到位了。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全词。 课堂活动:学生诵读 四、缘景明情 大家刚通过置身诗境初步感知了诗歌,但在吟诵时却缺乏纳兰当年在塞外吟这首诗时的情味。我想主要是我们同学诗歌情感的把握还不到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缘景明情,思考一下这首词抒发的感情?——生:思乡 1、课堂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有人说纳兰性德的这首《长相思》通篇无一句不思乡,而无一句是直写思乡,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表现思乡之情的?可以选择一个字,一个意象,一个词句,或几个词句来进行探究。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