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材开发与应用(教学资料).doc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材开发与应用(教学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材开发与应用(教学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中学教育”中“中考”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12515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材开发与应用 2 文2:创新教材呈现方式促进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变革 6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材改革提供新的契机 6 二、创新教材呈现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8 二,农村初中课改推进存在诸多问题。 12 61、我们的评价现状与新课程改革存在哪些距离? 16 4、教育评价主体“错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16 一是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 17 二是阻碍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17 三是不利于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的团结与合作。 17 四是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整个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18 54、、粉笔+黑板的时代过去了吗? 19 参考文摘引言: 19 原创性声明(模板) 20 文章致谢(模板) 20 正文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材开发与应用(教学资料) 文1: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材开发与应用 分析化学是中职和高职都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内容体系上都是以四大滴定学科体系构建的,只不过理论深度不同而已。高职的分析化学课,理论体系仍沿用与本科分析化学一样的四大滴定学科体系,只是对理论部分进行压缩,所以它只是本科分析化学的一个“压缩版”。近年来,高职分析化学也不断推出新教材,有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的《分析化学》、黄一石等编的《定量化学分析》、邹明珠等编的《化学分析》、湖南大学编的《化学分析》、赵泽禄主编的《化学分析技术》。同时,分析化学这门传统的课程也在不断进行着课程改革。 高职分析化学教材改革回顾与问题分析 国内高职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压缩阶段。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原则,对理论部分按“必需、够用”原则进行压缩,同时把实验部分进行充实,其结果是大学分析化学的压缩版或者精简版。这是目前高职分析化学普遍的一个版本,并没有显著突出高职特点,主要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这与高职要求的“必需、够用”原则是完全不相符的,理论上基本仍以学科体系进行统讲。分析化学本身的体系则一贯沿用四类滴定法分章讲述,四大滴定分为四章分别讲述,理论陈旧,并且重复严重,虽然处理方法各章有不同之处,但总体上都是先介绍平衡,再讲滴定曲线、指示剂,内部的重复也不少,使得学生难以建立起完整、系统的平衡概念和处理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凌乱感,不好掌握及应用。高职学生实际遇到的化学分析问题主要是应用与操作,而对理论平衡体系的分析几乎没什么用途,可是目前的教材《分析化学》或者《定量化学分析》都在每一种滴定中花费大量篇幅来讲平衡理论。另外这部分与《无机化学》又存在重复,所以高职分析化学的这部分内容必须改革。 第二个阶段是分化阶段。仪器分析在发展的同时,也逐步脱离分析化学体系,独立成了一门课程。另外,分析化学的定性分析部分被合并到了无机化学中。在这个阶段,实质上把分析化学变成了真正的“化学分析”,正如黄一石等编的《定量化学分析》 第三阶段是课程体系重构阶段。这一阶段是高职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攻坚阶段,许多职教专家提出了课程改革方法,最典型的模式是“基于工作系统过程”和“项目教学法”。但从近年来新出版的高职分析化学教材看,提出的各种改革方案大多数是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进行改革,特别是在分析化学实验上做的文章较多,而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上的改革较少。有部分教材把沉淀滴定与重量分析合并起来,这两部分内容合起来有点道理,但又不属于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薄新党、朱东方主编的《分析化学》是一本按项目教学编写的教材,但在内容体系上仍未脱离传统的分析化学学科体系。罗杨合提出了模块化分析化学内容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将定量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整合优化为基础知识、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4个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又分为基础、提高、拓展3个进阶式教学层次。对于这种体系整合,主要的创新是把四大滴定整合为一个模块,且根据不同专业进行分层教育。但这种整合,仍然没有彻底打破传统四大滴定学科体系,只是对四大滴定一个压缩式的整合。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最大障碍是教师习惯了传统的分析化学学科体系,不能跳出课程看课程。那么,怎样做才能遵守“必需、够用”原则,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项目化教学,或者基于工作系统过程来编写系统化教材呢? 目前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从分析方法上看,是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从分析对象方面看,由无机分析向有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