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观察学习(班杜拉 A·Bandura) 理论认为:人的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榜样而获得的。所谓观察学习是指“经由对榜样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了新的反应或使现有的行为反应得到矫正的过程。” 1、基本观点 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2、观察学习的特点: 3、观察学习的过程: 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行为 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 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 注意过程 保持(记忆) 再造过程 动机(促动)过程 营销启示 ※解释消费者行为 ※指导营销工作 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第三节:记忆 一、记忆的涵义与过程 1、记忆的涵义 2、记忆过程 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获得信息并把他们储存在头脑中以备将来使用的过程 信息的获得、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 二、记忆品质与类型 1、记忆的品质 2、记忆过程 持久性 敏捷性 精确性 根据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根据学习者的参与程度: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 根据记忆的方法: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 根据保持时间的长短:瞬时记忆、短时记忆(30秒)和长时记忆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三、记忆系统 人的记忆系统包括三个部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 外部信息 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 遗忘 注意 复述 提取 记忆系统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涵义:个体凭视、听、嗅、味、触等感官感受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 特点: 鲜明的形象性 以形码为主编码 保持时间极短 容量相对较大 记忆痕迹易衰退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2009 2009 第八章: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 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中国心理学家郭任远在1930年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把小猫分成四组:第一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不能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第二组小猫与母猫一起生活,可以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第三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而与老鼠一起生活;第四组小猫看到老鼠时就受到电击,形成了逃避老鼠的条件反射。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这些小猫长大后,见到老鼠的反应就不一样:第一组无动于衷;第二组表现出捕鼠行为;第三组即使见到别的猫抓老鼠,也不会去模仿;第四组则是猫怕老鼠,见到老鼠就逃跑。 ????? 郭任远作为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家,用此一实验批判了麦独孤的本能论。连猫捉老鼠这一行为都是后天性的,更何况是人的复杂行为呢?这表明人的复杂行为并不能完全凭本能来获得说明。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消费行为和消费知识是消费者学来的。通过学习,消费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其行为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变。 第四页,共三十二页。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涵义 狭义:人们(主要是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 广义: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该定义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学习因经验而生 学习导致主体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是较为持久的 第五页,共三十二页。 二、作用与类型 作用(对消费者行为): 获得消费知识(产品知识、购买知识和使用知识)和经验; 形成或改变对某品牌或产品的态度; 引发对产品或品牌的联想。 类型: 按照学习的内容分: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智能学习、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按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分:有意(识)(高介入)学习和无意(识)(低介入)学习 根据学习的效果:加强性学习、削弱型学习和重复型学习 按学习的方法分: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按学习过程分: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操作条件反射学习、观察学习、认知学习 第六页,共三十二页。 三、学习的一般特性 1、学习的强度 涵义:习得的行为或行为潜能不被遗忘(被保持)的程度 ※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的形象性 ※学习内容的意义性。联想价值 ※学习的目的任务:应付考试还是积累知识 ※强化的程度 ※复习(学习内容重复)的次数 ※复习的时间安排 影响因素: 第七页,共三十二页。 2、刺激的泛化和辨别 涵义:刺激的泛化---对某种特定刺激所形成的反应扩大 到相似刺激上的现象(过程)。 刺激的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现象 (过程) 。 刺激泛化与刺激辨别的关系 人们对新刺激的最初反应,通常是与接近于他们对与该刺激最类似的刺激所作的反应,即刺激的泛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人们才会慢慢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区别开来,开始对新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第八页,共三十二页。 营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