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产业发展现状必须解决冷库设备问题.docx

冷库产业发展现状必须解决冷库设备问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库产业发展现状必须解决冷库设备问题 2013 年 04 月 11 日 冷库是发展冷藏业的基础设施,也是在低温条件下贮藏货物的建筑群。食品保鲜主要以 食品冷藏链为主,将易腐畜禽、水产、果蔬、速冻食品通过预冷、加工、贮存和冷藏运输, 有效地保持食品的外观、色泽、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达到食品保质保鲜,延长食品保存期 的目的,起到调剂淡、旺季市场的需求并减少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经济损耗的作用。 在食品卫生和安全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日常生活中必须的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品采购,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境必须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 损耗,防止污染。 食品工业是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随着食品工业的持续发展,食品行业对物流的需求将 会越来越大。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食品工业是冷库经济发展的最大功臣。目前,我国年产 禽蛋近 2000 万吨,水果6100 万吨;肉类食品厂有2500 多家,年产肉类6000 万吨,产量以每年 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 多家,年产量超过850 万吨;冷饮业4000 多家, 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 200 家,年产量 160 多万吨,产量以每年 8%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 1500 多家,产量 1000 万吨,每年以 2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 4500 万吨,每年以 4% 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食品冷藏链 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各类食品的年产量达 10 亿吨,占世界食品总量的 16%,其中肉类、水果、水产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但是,目前我国的食品工业产成品每年在运输和储存方面的损失超 过千亿元人民币。据统计,仅仅由于冷链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整个物流费用就占到易 腐食品成本的 60%。冷库是食品在运输和储存环节的重要设备,解决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还需从冷库设备方面着手。 中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在中国冷链物流模式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以初级农产品为例,最薄弱的是农产品的收购和批发这两个环节。从事农产品收购及批发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环境脏乱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产品的交易场所、运输过程根本无法满足冷链的要求。北京普通百姓食用的果蔬禽肉,都是经过新发地等环境较差的批发市场流向超市、流向果蔬店,最终端上百姓的餐桌。 在这个过程中,经营者也尝试改善交易环境,将原有的批发市场向物流中心转型,但是 由于缺乏专业的物流知识,他们的决策受到限制,往往做出错误决策,转型后的场地不符合 物流中心的基本要求,无法运作,这样的案例在北京有很多。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物流专业人士参与决策,并且改善冷链物流环境,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各个层面的共 同推动。目前我国冷库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国内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国内很多冷库的安装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 容积 容积 500m2 以上以氨为制冷剂的土建食品冷库,其地基处理、库址选择、制冷设备安装等严重不符合《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的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