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透射法测桩.docx免费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波透射法测桩 声测管的埋设 声测管是声波透射法测桩时径向换能器进入桩内的通道,是灌注桩超声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声测管在桩内的预埋方式及其在横截面上的布置形式,将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因此需检测的桩应在设计时将声测管的布置和埋设方式标入图纸,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预埋质量,以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声测管的选择及安装要求 用作声测管的管材一般都不长(钢管为 6m 长一根),需要将管材连接起来,接口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声测管材质应有足够的刚度(钢管、PVC 管),保证声测管不易因受力而弯曲、脱开; 选用透声率大、便于安装、费用较低、有足够的水密性,在较高的静水压力下不漏浆为原则; 接口内壁保持平整通畅,不应有焊渣、毛刺等突起物,以免妨碍探头的提升及信号线的损伤。 声测管内径>换能器外径 10mm,φ 35~φ 50 多用 50 号钢管(2 寸管, 外径 60mm,内径 53mm); 连接方法:外加套管 ( 不漏浆、内壁光滑、接头不用黄油)、 管底密封、各管间保持平行; 固定方法:在钢筋笼架内侧绑扎固定; 7)安装完毕后应将声测管上口保护,以免浇灌混凝土时异物落入导致孔道堵塞。 声测管埋设数量及布置方式 检测管埋置的数量视桩径大小而定, 声测管埋的数量决定了检测剖面的个数,同时也决定了检测精度;声测管数量越多,形成的检测剖面越多(见图 1)。 图 1 规范要求如下: 桩径 φ 0.6-φ 1.0m 埋设两根管 桩径 φ 1.0-φ 2.5m 埋设三根管 桩径 φ 2.5m 以上 埋设四根管在检测时向北沿顺时针方向开始依次编号。 检测剖面编组如下: 1-2; 1-2、1-3、2-3; 1-2、1-3、1-4、2-3、2-4、3-4。 这样编号的目的是一方面使检测过程可以再现,另一方面,当桩身出现缺陷时便于有关方面根据检测报告对缺陷方位作出准确的定位,为验证试验和桩身修补提供指导。 现场检测 测试前准备 按照规范 3.2.1 的要求,安排检测工作程序。 按照规范 3.3.2 的要求,调查、收集待检工程及受检桩相关技术资料和施工记录,查看图纸和施工记录。比如成桩工艺、桩的尺寸、类型、地质状况、施工过程异常情况记录。 采用直径明显大于换能器的圆钢疏通声测管,逐根检测声测管畅通情 况及实际深度。 检测测试系统的工作状况,必要时应对测试系统调零。 用钢卷尺测量同根桩顶各声测管之间的外壁管距(净间距),作为行营两声测管个测点接收至发射的混凝土实测测距,。 在声测管中内注满清水作为耦合剂。 由于声波透射法测桩,对声参数多采用相对比较的方法,为使声参数具有可比性,对同一根桩的不同测试剖面在测试中,应保持测试系统状态参数(发射电压、换能器等)不变 检测步骤 现场检测过程一般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时是采用平测法对桩身各个剖面进行普查,找出声学参数异常点。可对声学参数异常的测点采用加密测试、斜测、扇形扫测等细测方式进一步检测,这样一方面可以验证普测结果,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探明缺陷部位的范围,为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提供可靠依据。 图 2 图 3 平测法普测(水平同步): 将收、发径向换能器放入桩底,保持相同的标高位置(如图 2) (ZBL-U520 自动测桩系统可以自动保持同步提升收、发换能器); 超声系统发射高压声脉冲,穿过桩体混凝土,被接收换能器接收,此时要注意观察波形,保证首波出现在显示屏上(如图3 所示),以保证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同步从下至上以相同步长(一般不大于 25cm)逐点移动换能器; 每提一次,进行一次测试、记录声时、波幅、波形(ZBL-U520 自动测桩仪系统可连续提升换能器,自动测试记录); 对可疑点的细测(可疑部位加密平测,斜测、扇形扫测)。 通过对平测普查的数据分析,可以根据声时、波幅、主频等声学参数的相对比较及实测波形的形态找出可疑部位进行细测。 加密平测:即在可疑部位减小步长(10mm)进行复测,对于 ZBL-U520 自动测桩系统则可高密度连续测试,一般不需要进行加密平测;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斜测法:即换能器保持一定高差,同步提升换能器。斜测又分为单向斜测和交叉斜测(如图 4 所示),由于换能器具有指向性,因此,收、发换能器中心连线与水平夹角不能太大,一般可取 30°~ 40 ° 局部缺陷: 在平测时发现某些测线测试数据异常,进行斜测,在多条斜测线中,仅有一条测线测试数据异常,则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局部的缺陷。位置即在两条异常测线的交叉点处。 缩径或声测管壁附着泥团: 如图 5 所示在平测中发现某些测线异常,在斜测中,通过异常平测点接收、发射处的测线测值异常,而穿过测线中心部位的斜测线测试值正常,则可判断桩的中心部位是正常混凝土,缺陷应发生在桩的边缘部位,有可能是缩径或是声测管附着泥团。档某些声测管陷入泥团包围时,由它构

文档评论(0)

mph1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