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010·沈阳质检)阅读这首词,然后回答(1)~(2)题。(11分)
采 桑 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 “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
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好梦频惊”写每
当希望“好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而且每当它一破灭,现实的不幸之感就
一齐奔集而来。此时,室外的各种音响,各样色彩,以及室中人时光流逝之感,情人离别之
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刚才的好梦全都打成碎片了。“好梦频惊”四字为点睛之笔,承上启
下,把室中人此际的感受放大成为一个特写的镜头,让人们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
(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起首二句把时光拟人化,暗含 “多情自古伤
离别”和 “思君令人老”双重含意。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下片写春去秋来,西风飒飒,
桐叶萧萧,月色淡淡,触景生情,相思难禁。“何处高楼雁一声”,孤雁的哀唳,响彻天际,
透入人心,加剧了室中人此时此地的孤独之感。
答案:(1)①因时光的流逝而惊梦;②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③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
④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⑤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⑥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⑦因高楼的雁
叫而惊梦。(每点1分,五点即可)
(2)①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
容颜易老的伤感。②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
雁归衬托人未归。③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
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答出两种就可,手法1分,分
析2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8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铜件阀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VIP
- TB 10751-2018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含2024年修改单(3-1).pdf
- 小学植物种植观察记录表.docx VIP
- 2025全球灯塔网络:改变观念提升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力和规模白皮书.pdf
- 在TransCAD中如何编译和使用定制的VDF动态链接库.doc VIP
- 汽车式起重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5eDnD_凡戴尔的失落矿坑_模组_中译(二校).pdf VIP
- 高考诗歌的比较鉴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