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电动两轮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1. 前半场(“新国标”前):受益于禁摩、催化于非典、困于价格战
电动两轮车行业可以大体分为五个发展阶段,(1)1995-2000 年为起步阶段,彼时电动自行车刚刚完成四电(电机、电控、电池和充电器)技术探索,1999 年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的关于电动自行车第一个标准指南出台——《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2)2000-2003 年初具规模,标准已立,加之当时各城市禁摩令持续接连推出,电动自行车初步发展。(3)2003-2013 年高速发展,先是03 年“非典”疫情激发人们对非公共交通的需求,04 年《道路交通法》改变了电动自行车属于机动车的错误划分,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的身份,按非机动车进行管理。(4)2013-2019 年成熟阶段,行业增速逐步放缓,步入价格争夺战,大量电动车厂家逐步出局,电动自行车行业家数不断减少,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5)2019 年-至今,2019年4月出台《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即“新国标”,目的是整治过去不规范电动车。
图:电动自行车行业销量
2. 后半场:新国标助电动两轮车再起航,“智能化”与“出海”放光芒
2.1. 短期看点:“新国标”提高标准,大量需求释放持续中
“新国标”落地释放需求,预计 5 年间驱动增量 1 亿辆。2018 年5 月15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2019 年4 月15 日起实施。新政策对车辆结构、配置、零部件、电器安全和无线电骚扰特性等要求增加;此外新政策针对过去超标电动自行车的淘汰,还设立过渡期(各地时间不同,21-24 年陆续截止)。根据 前 瞻 产 业 研 究 院 数 据 , 预 计 2020-2024 年 , “新国标”驱动的增量分别为500/1500/2500/3000/2500 万辆(合计 1 亿辆)。根据新国标各地过渡期及当地销量推算,22 年/23 年新国标对需求的催化将呈现加速。
“新国标”落地改善了行业竞争格局:①“新国标”推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不达标企业难以生存,具备核心技术的龙头公司会凭借其产品力脱颖而出。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 年,中国两轮电动车 CR3 从 2016 年的 25.3%提升至52.9%。其中,雅迪占比23.1%、爱玛占比 16.8%、台铃占比 13.0%。②“新国标”有望改善过去以价格战为主导的竞争格局,“新国标”对参与门槛的提升有望使得市场逐步转为对产品力打磨和对消费者诉求挖掘的竞争。
我们认为,“新国标”政策出台对 19-24 年行业销量存在一定扰动,待新国标对需求端的影响消除后,行业整体,在国内销量端可能会回归正常更替周期;而规模端不止于此,电动两轮车行业长期受益于“智能化”产品结构升级和海外蓝海市场两大红利。
图:2010-2020 年中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
2.2. 长期看点
2.2.2. 长期看点一:“智能化”致产品分化,价格战困境望破局
从技术角度看电动车智能化,1)电动两轮车天然具备智能化基础。类比汽车智能化,高度集成的电子电气架构是其基础,而电动两轮车从最初就是电动化,天然的具备智能化的基础。2)智能化的基础技术已相对比较成熟,其中以电机和电池技术最为重要,逐步解决续航和动力的基本需求。电机端,主要使用更为优化的永磁无刷电机技术,续行里程和起步加速有明显提升。此外,控制器控制方式由方波逐渐过渡到正弦波,进一步释放电机性能,扭矩增加、运行噪音及抖动降低。电池端,行业发展之初普遍采用铅酸电池(24V 7Ah),后来逐步出现更高性能电池(36V 10Ah、48V 12Ah、48V15Ah),至今胶体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含石墨烯电池、锂电池等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应用成本逐步下降,为产品续航和动力提供稳定保障。3)智能化的进阶技术具备大规模应用可能,表现在技术端为硬件智能化整合、软件智能化交互。硬件端,显示屏、传感器、NFC和蓝牙等,电控 ECU、电池 BMS 等均技术业已具备相对低成本应用可能;软件端,手机App、多媒体交互系统、防盗系统等业已比较成熟。
从需求角度看电动两轮车智能化,(1)电动两轮车本身聚焦于短交通(10km),过去人们受限于交通发展,多注重续航。过去由于续航等技术发展不足、城乡交通尚有待发展,电动两轮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选择,用户在选购时多存在里程焦虑,因此在电动两轮车的上半场竞赛中,无论是厂家还是消费者,均多以续航为重心,较少关注其他功能。(2)短交通的核心诉求永远是“便捷”“流畅”“安全”。过去20年,不光电动两轮车有较大发展,城市里公共交通、农村里摩托车人均拥有量以及整体网约车使用率均在不断提升,而电动两轮车作为个人短交通的核心载体,艾瑞咨询调查报告显示,电动两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