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杜甫诗二首 《登高》教案(表格式,2课时).docxVIP

12 杜甫诗二首 《登高》教案(表格式,2课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二首一《登高》教案 内容 杜甫诗二首一《登高》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黄 课 时 2 科 目 《中职语文》 教学工具 多媒体、黑板 教师教法 讲授法、诵读法、启发点拨法 学生学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诵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 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反复诵读,能通过诗的意象是我解读能深刻领悟文意,提高诗歌 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理解本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深沉的 痛苦和无尽的忧思。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重难点解决办法 利用知识讲授与问题思考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思考,降低学生理解难度;通过反复 诵读及关键诗词的解读,理解重点内容,突破学习难点。 教学程序设计 导入新课一一介绍诗人一一诵读课文一一解释课文意思一一诵读课文一一引导学 生思考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一一分组探讨一一学生回答问题一一教师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一)师生问好、热场(2分钟) 教师主动问候学生 与老师互动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一)以选择题询问方式,导入新 课 (5分钟) 教师:同学们,农历九月初九是我 国传统的什么节日? 学生答:重阳节。 老师:那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什么 样的纪念活动? 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 考。听完学生回答后, 总结答案,引入本节课 的内容。 专心听题,回答 老师问题。 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 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学生答:扫墓、登高。 老师: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比较 有趣的活动,比如一起登高“避灾” 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作 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 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 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那除了这首诗,同学们还 知道哪些描写登高的诗词 吗? 在唐朝年间的某 个秋天也有一位伟大诗人 曾以登高为题做过一首与 登高相关的名诗。大家知 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有诗 圣之称号的杜甫。 (三)介绍作者生平,了解诗人的为 人(8分钟) 老师:大家请把课本翻到40页。看 看这首诗是哪位诗人写的。同学们学 过他很多的诗,也对他有一定的了 解。 1.杜甫(公元712年一公元770年), 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 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 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 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 《三吏》、《三别》等名作。 .倾听学生的回答,肯定学 生对作者的了解,适当的 表扬学生。 .补充学生未了解的知识 点。(要求学生记忆) (1)诗圣一一杜甫 诗仙一一李白 诗鬼一一李贺 (2)《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垂老别》 .思考老师提 出的问题,积 极回答。 .对老师的补 充做相应的 笔记。 提出问题,让学生 思考能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活跃课堂。 老师的补充能让课 堂知识更加完善。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四)诵读课文,理解诗句意思, 分析诗歌意象,把握作者思想。 (30分钟) 学生诵读整首诗词,师生共同析词 释义。让学生自由看书本注解,提 出不理解的字词,自行把句意弄通。 .听学生诵读,注意错别字 词,然后纠正错音。 .引导学生从理解字词到句, 达到对整首诗的初步了解。 有感情的朗 读全诗,积极 思考,主动回 答,参与互 动。 通过问答式互动增 加学生的自主学 习,增强自信心。 有利于学生理解诗 歌。 创作背景介绍 作者做此诗之时,当时安史之 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 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 盘。杜甫本入朋友严武幕府, 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 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 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 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 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 月后才到夔州。他在夔州一住 就是三年,而就在这三年里, 他的生活很困苦,身体也非常 不好。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 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 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 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 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 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 哀。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了这首 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 旷世之作。此时他已经五十六 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首联 huai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

文档评论(0)

scj11221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