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上梅直讲书》阅读练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上梅直讲书》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轼每读《诗》至《鹏弱》,读《书》至《君爽》,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 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兄匪虎, 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 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 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那么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 那么亦足与乐乎此矣。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 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 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 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 之。诚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人,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 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 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 而为其徒,那么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 以易此乐也。《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 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 闻焉。 (选自《古文观止》)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夫子油然而笑曰油然:自然而然的样子 B.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徒:徒然,白白地 C.执事爱其文 执事:主事的官吏 D.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卒:终了.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B.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非亲旧为之请属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D.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今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以下各组语句中能说明苏轼自我得意之情或对欧阳修、梅尧臣崇敬之心的一组是 ①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那么亦足以乐乎此矣! ②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③其后益壮,是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 ④有大贤焉而为其徒,那么亦足恃矣。 ⑤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 ⑥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本文是苏轼参加礼部考试取得第二名之后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畅谈了 士遇知己的快乐,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讲一步培养的愿望。 B.苏轼在这封信中用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来比照欧阳修、梅尧臣与自己的关系,这样 写说明自己对欧、梅二人学识与人品的高度推崇。 C.苏轼说自己小时候读书就听说欧阳修的文章和孟子、韩愈等人的文章齐名,而且还 知道欧阳修的性情潇洒,能自得其乐。 D.苏轼在这封信中认为人不能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空守着贫贱,而如果自己能和大 贤人一样也能成为贤人,那就十分快乐了。 答案: B (他的)门人、弟子、学生:竟;只是、仅仅一一徒慕君之高义也;徒以吾两人在也)B代词,我自己(A.介词,在;对。C.代词,他们;我自己。D.连词,顺承,不译; 转折,可是、去h) CC (“其后益壮,是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 ——后来年纪大了,才能够读他们的文章词赋,想见他们的为人,料想他们潇洒地脱离世俗 的所谓快乐,而自己爱好圣人引为快乐的事。) 译文: 我每次读到《诗经》的《鹃鹃》,读到《书经》的《君爽》,总是暗暗地悲叹周公没有 遇到知己。等到读了《史记》,看到孔子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而弹琴唱歌的声音没断 绝过;颜渊、仲伯等学生,互相问答。孔子说:“不是兄,不是虎,却耍在旷野上奔波,我 的主张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这田地”颜渊说:“先生的主张极为宏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 够接受;虽然这样,没人接受又有什么害处?并且没接受,然后才显出你是君子。”孔子温 和地笑着说:“颜回,如果你有很多财产,我替你管账。”虽然天下没有人接受孔子的主张, 但他的学生竟能够自我满足而且是这样的快乐。现在我才知道,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 子的贫贱。像召公这样的贤人,管叔、蔡叔这样的亲属,却不能够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 公跟谁一同享受这富贵的快乐?然而跟孔子一同过

文档评论(0)

scj112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305713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