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歧义句
名师归纳综合总结@欢迎下载#可编辑!!!!!
.
歧义就是一句话可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 歧义一般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引起和形成的。
1、多义词引起歧义。
一个句子里有某个词是多义的, 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
例如: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想”可指“回忆”,也可指“打算、希望”。)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回忆起来了。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打算起来了。
名师归纳综合总结@欢迎下载#可编辑!!!!!
.
2、多音词引起歧义。
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的, 那么在书面表达时就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不一定出现歧义。)
例如:
这个人好说话。
这人头发长得怪。
(“好”可读“hào”,指爱好,喜欢;也可读“hǎo”是“易于、便于”的意思,但书面反映不出来,故存在歧义。)
(“长”可读“cháng”,指长度大;也可读“zhǎng”是“生长”的意思。书面也有歧义。)
名师归纳综合总结@欢迎下载#可编辑!!!!!
.
3、同音词引起歧义。
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 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述时可能产生歧义。 (书面表达上没歧义)
例如:
这是致癌物质。这是治癌物质。(“致、治”都“[zhì]”听起来有不同理解,口头表达有歧义。)
产品全部合格。产品全不合格。(“部、不”都读“[bù]”,听起来意思正好相反。)
名师归纳综合总结@欢迎下载#可编辑!!!!!
.
4、结构划分不同形成歧义。
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 在语法结构上划分不同就会产生歧义。
例如:
他们是两个高中的学生。(即可以理解为两个高中学校,也个以理解为同一学校的两个学生)
“我要炒肉丝”。(“炒肉丝”, 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炒肉丝”,也可理解为是一菜名,是一个名词。)
咬死了猎人的狗。 (此短语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咬(死了猎人的狗)”,也可理解为偏正结构“(咬死了猎人)的狗。”)
名师归纳综合总结@欢迎下载#可编辑!!!!!
.
5、语义不明引起歧义。
说话中某些词或短语语义不明确,也会引起歧义。
例如:
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开刀的是他父亲。
(加点短语可指章太炎所著的书,也可指章太炎所收藏的书。)
(“开刀的”可指医生,也可指病人。)
名师归纳综合总结@欢迎下载#可编辑!!!!!
.
6、指代不明出现歧义。
例如:
孩子们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 十分高兴。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 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孩子们, 也可指李大伯。)
(“提着黑色提包”的可指“张原”,也可指“老人”。)
名师归纳综合总结@欢迎下载#可编辑!!!!!
.
一、歧义句练习:
1、我借了他一本书。
2、她走了一个小时。
3、货已发三日即到。
4、这个人连校长都不认识。
5、小红的衣服做得真好看。
我借了他的一本书。
我借了一本书给他。
她离开了一个小时。
她走了一个小时的路。
货已发,三日即到。
货已发三日,即到。
这个人不认识校长。
校长都不认识这个人。
小红这件衣服做得真好看。
小红做的衣服做得真好看。
名师归纳综合总结@欢迎下载#可编辑!!!!!
.
6、我要炒肉丝。
7、他谁都瞧不起。
8、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9、铁锤锤碗锤不碎。
10、母亲看见女儿哭了。
11、校长对任课老师说,他应该做的事太多。
我要吃炒肉丝。
我要做炒肉丝。
他瞧不起任何人。
谁都瞧不起他。
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锁上。
我这辆自行车没有车锁。
铁锤锤碗,铁锤不碎。
铁锤锤碗,碗不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