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心理照护学》
感知觉及其障碍
《精神心理照护学》——感知觉及其障碍
一、认知过程
二、感觉与知觉
三、感知觉特性
目录
CONTENT
四、感知觉障碍
《精神心理照护学》——感知觉及其障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下列概念:感觉、知觉、认知过程
2、能正确说出并辨析感知觉特性
3、结合自身经历或者案例理解感知觉障碍。
认知过程
一、认知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感觉与知觉
二、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
1.感觉的概念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与知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感觉阈限:一种物理量,即人要想感觉到刺激的存在或变化,刺激本身的强度和强度的变化需达到一个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感觉阈限。
3.感觉性
感受性:一种心理量,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用感觉阈限度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二、感觉与知觉
感知觉特性
三、感知觉的特性
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
感觉后像
联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一)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感觉适应: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觉其臭
三、感知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复习“痛觉”
痛觉没有独立的信息加工。
痛觉不易适应,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痛觉个人差异明显,受很多因素影响。
感觉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感觉中。
感觉适应的表现和速度各不相同。
痛觉适应最难发生。
三、感知觉的特性
2.感觉对比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感觉对比:指同一感受器同时(或先后)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三、感知觉的特性
3.感觉后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感觉后像:指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瞬间保留的感觉印象。
催弦拂柱与君饮
看来成碧颜始乡
三、感知觉的特性
3.感觉后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感觉后像:指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瞬间保留的感觉印象。
后像现象在视觉在表现最明显
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或相似。
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
三、感知觉的特性
问题与思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为什么手术服、手术铺巾的颜色不是蓝色就是绿色的?
临床
思维
三、感知觉的特性
4.联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感觉的现象。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三、感知觉的特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5.感觉的意义——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赫布、贝克斯顿
处理:
给被试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
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
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
三、感知觉的特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三、四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
出现感知综合障碍、错觉、幻觉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各种神经症症状;
对刺激过敏,暗示性增高;
思维迟钝;
紧张焦虑,情绪不稳;
5.感觉的意义——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
三、感知觉的特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漂浮疗法
推荐阅读
三、感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三、感知觉的特性
(二)知觉的特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1.知觉的选择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知觉对象。这种有选择地知觉外界事物的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三、感知觉的特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2.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三、感知觉的特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教学使用
3.知觉的理解性
指在知觉外界事物时,人们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55.1#--兰科-视频药用植物学.pdf
- #20.55.2#--白及-图片药用植物学.pdf
- #20.55.3#--铁皮石斛-图片.pdf
- #22.1.1#--思政单元-本草纲目.pdf
- #20.54.3#--阳春砂-图文系统解剖学.pdf
- #20.52.1#--薯蓣科-视频系统解剖学.pdf
- #20.53.1#--鸢尾科-视频系统解剖学.pdf
- (1.1)《精神心理照护学》绪论.ppt
- (1.1)--耳穴压丸经络腧穴.ppt
- (1.1)--1.1系统解剖学introduction-conceptofexperim系统解剖学.ppt
- (1.2)--艾灸(中英双语)系统解剖学.ppt
- (1.2)--1.2系统解剖学introduction-contextofexperim系统解剖学.ppt
- (1.2.1)--1.1.1系统解剖学Physiology,PathologyandClin系统解剖学.ppt
- (1.2.1)--1.1断层解剖学绪论.pdf
- (1.2.1)--1.2小儿年龄分期系统解剖学.ppt
- (1.2.1)--1.2医学免疫学发展与现状.ppt
- (1.2.1)--2药效学药理学系统解剖学.pdf
- (1.2.1)--骨髓细胞形态教学图谱(12.27).pdf
- (1.2.1)--髋骨系统解剖学.ppt
- (1.2.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