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工程第一章水体自净.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持久污染物的稀释扩散 当持久性污染物随污水稳态排入河流后,经过混合过程达到充分混合阶段时,污染物浓度可由质量守恒原理得出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式中:ρ——排放口下游河水的污染物浓度; ρw,qvw——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 ρh,qvh——上游河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 第六十一页,共八十六页。 2. 颜色 真色是由于水中含有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 。 表色则包括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 同上只对天然水和用水作真色的测定。 铂钴比色法 (1度):1L水中何时能有相当于1mg铂时 一、物理性指标 饮用水标准15度 给水和废水色度的区别? 第二十九页,共八十六页。 3. 固体 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 总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灰分) 可沉固体:将1L水样在一锥形玻璃筒内静置1h后所沉下的悬浮物质数量。 一、物理性指标 饮用水:总溶解性固体 (TDS)1000 mg/L 城镇排水:悬浮固体 (TSS)10-30 mg/L 第三十页,共八十六页。 * 水 和 污 水 中 固 体 成 分 的 内 部 相 关 性 第三十一页,共八十六页。 * 水和污水中杂质颗粒分布 第三十二页,共八十六页。 4. 比电导 水中所含溶解盐越多,水中的离子数目也越多,水的比电导就越高。 5. 总含盐量 与溶解性固体含量有一定关系 一、物理性指标 第三十三页,共八十六页。 6. 碱度 水的碱度是指水接受质子的能力。因此水的碱度也就是水中所有能与强酸作用的物质所接受的H的“物质的量”之总和。(单位常以 mg CaCO3/L) 酚酞碱度(pH值临界点8.3):红色变成无色 甲基橙碱度(pH临界点4.4): 黄色变为橙红色 一、物理性指标 第三十四页,共八十六页。 碱度的计算 思考:为什么这样?是否适合污水的计算? 讨论:碱度控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三十五页,共八十六页。 6. 硬度 一、物理性指标 硬度:由于能与肥皂作用生成沉淀和与水中某些阴离子化合生成水垢的二价金属离子的存在而产生的。通常只以钙镁的含量计算硬度。 检测:乙二胺四乙酸法(EDTA法):铬黑T指示剂—由紫红色变成蓝色 1、碳酸盐硬度:主要由钙、镁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所形成,能经煮沸除去,故称“暂时硬度”。 2、非碳酸盐硬度:主要由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不受加热影响,故称“永久硬度”。 讨论:硬度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三十六页,共八十六页。 6. 硬度 硬度的衡量单位 1 mmol/L= 100 mg /L(以CaCO3) 硬度1 度=10 mg/L (以CaO计) 1 mmol/L=56 mg/L (以CaO计)=56/10 度=5.6度 硬度1度=100/5.6=17.9 mg/L(以CaCO3 计 ) 一、物理性指标 第三十七页,共八十六页。 * 二、化 学 性 指 标 有 机 物 生化需氧量(BOD) 反映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 主要污染特性(以mg/L为单位)。 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 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成二氧化碳、 水和氨;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污水的生化需氧量通常只指第一阶段有机物生物氧化所 需的氧量,全部生物氧化需要20~100d完成。 实际中,常以5d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称5 日生化需氧量(BOD5);通常以20℃为测定的标准温度。 B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 需要的氧量(20℃,5d)。 第三十八页,共八十六页。 * BOD与CBOD、NBOD 第一阶段,碳氧化阶段:不含N有机物的氧化,也包括含N有机物的氨化,以及氨化后生成的不含N有机物的继续氧化。完全生化需氧量BODu或La 第二阶段,硝化生化需氧量,LN或NOD(Oc+Od),10天后才显著展开。 第三十九页,共八十六页。 * 化 学 性 指 标 有 机 物 化学需氧量(COD) 氧化剂主要重铬酸钾K2Cr2O7 (称 CODCr ) 酸性条件下,硫酸银作为催化剂,氧化性最强。 废水中无机的还原性物质同样被氧化。 滴定:硫酸亚铁氨滴定未消耗的重铬酸钾,黄色 蓝绿色 红色 如果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则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之 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生活污水通常在0.4~0.5。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用化学方法氧化分解废水水样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折合 成氧量(O2)(mg/L)。 第四十页,共八十六页。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