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跪拜礼]《跪拜礼》阅读答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跪拜礼] 《跪拜礼》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在一些反映古代历史的戏剧和电影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代人民行跪拜 礼。特别是在一些宫廷戏中,大臣见皇上或奴才见主子时更是要行跪拜礼,而 且显得十分威严。说到跪拜礼的产生发展,还要从古代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生活 习惯谈起。 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休息时都是坐在地上或睡在地 上。由于地很硬且又潮湿,人们便在坐或睡时铺垫一些树叶、兽皮之类的东 西。旧石器时代编织技术出现后,人们以芦苇、竹篾等为材料编出了“席”。 自此,人们在进食、议事时,便在地上铺一块席子,故称“席地而坐 ”。如果 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当时,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 “席地而坐”,不过,所坐的东西比普通老百姓的要好一些,如周代每次举行 朝觐时,王者所坐的席位,设有绣着黑白斧形的屏风,屏风前面南向铺设着莞 草编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摆设玉儿,给王者凭 依。据史书记载,汉文帝刘恒与太中大夫贾谊议政,谈话十分投机,文帝不觉 “前席”,坐得离贾谊近一些,认真听取他的意见。东汉末年,管宁和华歆由 于志趣不同而割席分交,更是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由于那时人们都是“席地 而坐”,因而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 类似于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 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 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汉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胡床”传入中原。 传说曹操就曾坐在“胡床”上指挥作战。在“胡床”启迪下,人们发明了椅 子、凳子,因而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原来生活中的“跪坐”也发生了根本 性改变,坐、跪、拜分了家,但跪拜礼依然存在,只是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 志,主要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周代 对跪拜礼的动作和对象则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 第 1 页 共 3 页 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 肃拜。”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九拜中的最 重者,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 在九拜中属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位九拜中第三位。前 三拜称为“正拜”。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稽 颡,即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 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 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其实也就是作揖。 随着朝代的变迁,封建统治阶级根据其阶级利益,对各种礼仪也不断地进 行改革兴废。例如,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清政府内外交困,财政危 机,为了节约经费充实粮饷,明令废止了沿用三千年之久的“乡饮酒礼”,虽 然也感到跪拜礼有种种不便,但由于它有助于封建等级制的维护和巩固,有助 于封建统治,因而仍被延续。据清末大学士瞿鸿禨的日记记载:清朝的宰相、 大臣们与皇帝、皇太后谈话时,均“一溜子跪在地上”,其中不乏有年纪大 者,听力不佳,跪在后边听不清皇上讲的什么,只好推推前面跪着的人,问一 下所讲内容,以免有违圣命。也有的因怕跪久了支撑不住,不得已在裤子的膝 盖处加衬一些厚点的东西,名曰“护膝”。不过,到了乾隆年间,中国式跪拜 礼受到了一次挑战,英国外交使节到北京谒见中国皇帝,不愿意向清朝皇帝行 中国式跪拜礼,经过一番交涉,乾隆皇帝同意接受英国使者的西洋式单腿跪拜 礼。 “跪拜”,从原始社会中人们互相致意的姿势,到阶级社会演变成了一种 表示臣服的礼节,被多少掺入了一种人格侮辱的成份,以至“卑躬屈膝”一词 成了损人尊严的贬义词。人民对这种礼节,从习惯到厌恶,从厌恶到反对,乃 至提出改革的主张,也就是必然的了。清朝末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从来不 许人向他行跪拜礼,也教育百姓不要向任何人跪拜。石达开被清军俘虏后,也 不曾向清军行跪拜礼,最多只是对四川都督骆秉章“长揖不拜”。 辛亥革命前,无政府主义者提出过改革跪拜礼的主张,他们认为跪拜礼 “卑躬俯首,生气毫无”,而“点首鞠躬最便宜,亦足示敬,且出于自然”。 第 2 页 共 3

文档评论(0)

1636091513dfe9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