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故事《呀,是空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呀!是空气 课程起源 课程起源 由于今年的特殊原因——疫情 ,我们采取了“云端”家访的形式。在家访中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同伴都显得异常激动,小朋友之间聊的最多的就是“你在家都干嘛了呀” 对于这个问题,家长和孩子也共同有了话题及自己的思考。 大朋友开始激动 小朋友开始辩解 “玩手机喽!” “那我在家还能干嘛,又没人陪我玩。” “是的是的,每天都是手机。” “那你又没给我布置任务。” 慢慢的孩子的讨论开始丰富起来,开始回忆起在学校的生活、同伴。想象回到学校后想干的事情。孩子的话题也逐渐打开:“老师,我在家好无聊啊!”“我想做东西”“在家能不能做实验”“可是我家没有实验材料,怎么办?” 根据孩子的现状及兴趣,于是我们开启了“线上小实验”。考虑到孩子在家中的实验材料有限,我们选择了相对简单方面的小实验。根据幼儿兴趣设计一个小实验:《神奇的热胀冷缩》 实验过去式 实验过去式 基于问题引导,激发幼儿兴趣。在游戏开始前,我们先让家长向幼儿提出了一些问题,由问题来开始我们的实验, 启发引导幼儿在实验开始前有自己探究。 你知道瓶里装的是什么水吗? 开水 那这个摸起来冰冰的瓶子里是什么呢? 气球打气 冷水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气球变大? 很热很热的水 吹气球 实验进行式 实验进行式 在课程故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故事的开展,从来就不是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动。所以我们以“实验进程”为线索进行后续实验。 问题导入实验 瓶子也想来吹气球,我们把气球套在空玻璃瓶口(或者塑料瓶口),小朋友想想,怎样可以把这个气球吹起来呢?跟着视频的“思考”,幼儿开始了的自己的脑回路及动作表现。幼儿对瓶子能把气球“吹”起来这个结果表示非常困惑。 “瓶子又没有嘴巴,怎么吹起来” “我觉得肯定吹不起来,不信你自己看” “瓶子怎么把气球吹起来又自己瘪下去呢,这个肯定是假的” 一人初次实验 “你看,我就说吹不起来吧,还瘪下去,根本不可能“ “好像是有一点吹起来了“ 经过第一次实验的尝试,幼儿对“瓶子吹气球“这一结果似乎出现了逐步的接受,于是又开启了二次实验。 异人再次实验 “快看,气球真的吹起来了,好神奇啊!” “为什么我的气球吹起来这么慢,瘪下去这么快?” “瓶子都没有嘴巴,它是怎么把气球吹起来的呢?” 进过二次实验,幼儿的实验结果明显比第一次成功的,幼儿对“瓶子吹气球”这一结果也表示出了明确的认可。然而实验的成功又带给幼儿一些问题。 1. 瓶子是怎么把气球“吹”起来的? 2. 为什么瓶子“吹”气球的速度不一样? 3. 气球在吹起来的状态能保持多久? 孩子你一言我一语,我想这就是孩子最真诚的独白,也是与孩子之间最真诚的对话。在故事中我们发现孩子是在不断思考、不断猜测以此来深入探究,深入学习,提升自己的思考问题能力。跟着孩子提出的三个问题,我们又进一步开始的探究。 问题一:瓶子是怎么把气球“吹”起来的? 根据幼儿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观看的科学家对“瓶子吹气球”这一结果的原理解释 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特性。由于物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物体收缩。水(4°C以下)、锑、铋、镓和青铜等物质,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受热时收缩,遇冷时会膨胀,恰与一般物体特性相反。而瓶子里的空气就会产生热胀冷缩,因此气球就会“吹”起来、瘪下去了。 “呀!原来是空气让气球吹起来” 问题二:为什么瓶子“吹”气球的速度不一样? 针对这个问题,孩子开始了自己的猜测。 “可能是跟温度有关吧。” “我觉得是因为跟瓶子的大小。” “可能是热水、冷水的多少有关吧。” 问题三:气球在吹起来的状态能保持多久? 接着根据幼儿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我们开始用表格进行调查,看看是什么原因让气球“吹”起来的速度不同等。 实验将来式 实验将来式 幼儿知道原来是空气的热胀冷缩让“瓶子吹气球”这一实验结果成立后,幼儿又对空气提起了兴趣。 “空气还能干什么呢?” “空气还有其她超能力吗?”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也是基于实践探究的学习,这种学习需要教师相信儿童的力量,做一个有能力的观察者。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未停止,她们的兴趣也成为了我们继续指导的动力之源。空气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关于空气的相关实验也数不胜数,所以科学的脚步也还在继续前行 党湾幼儿园大三班 2020年5月28日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