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中可可脂与代可可脂的GCMS分析与营养比较(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VIP

巧克力中可可脂与代可可脂的GCMS分析与营养比较(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克力中可可脂与代可可脂的GCMS分析与营养比较(农学毕业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生活休闲”中“美食烹饪”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6277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正文 巧克力中可可脂与代可可脂的GCMS分析与营养比较(农学毕业论文资料) 文1:巧克力中可可脂与代可可脂的GCMS分析与营养比较 DOI:/-.045 巧克力独特的香滑口感和入口即化的特性是由其含有的可可脂(CB)所赋予,可可脂是可可豆中的天然脂肪,一般来说,巧克力生产原料中可可脂的含量越高,巧克力的风味越好,营养价值也越高。由于可可豆仅产于赤道南、北纬约20°以内的狭长地带,资源十分有限[1],所以可可脂价格高昂。为降低巧克力的生产成本,巧克力生产中出现了以价格低廉的代可可脂代替可可脂的现象。代可可脂的三甘油酯与天然可可脂完全不同,只是代可可脂在物理性能上接近天然可可脂[2,3] 先期研究[4]中建立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巧克力生产所用原料可可脂及代可可脂含有的脂肪酸组分进行快速鉴别分析的方法;得到月桂酸的检出可作为判断代可可脂(CBS)存在的定性依据。可供企业用来鉴别CB原料中是否混有CBS,以把好原料的质量关。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运用上述快速鉴别分析方法对标称巧克力的产品进行分析,根据样品中月桂酸的检出情况,来判断所检测产品的CBS情况,并从营养学角度对它们进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某品牌松露巧克力(样品1);进口某品牌黑巧克力(样品2) 甲醇、正己烷、氢氧化钾、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均购自北京化工厂。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Agilent 7890A GC/5975C MS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1.3 分析方法 1.3.1 甲酯化 样品1、样品2各取4.0 mg;加入正己烷4 mL,再加0.5 mol/L KOH甲醇液2 mL,置70 ℃水浴上回流30 min。取出冷却,移到刻度试管中,加去离子水至10 mL,振荡、超声、离心,取上清液,加少量无水硫酸钠,取干燥后样品进行GC-MS分析[5] 1.3.2 GC-MS分析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DB-FFAP(60 m×0.25 mm×0.25 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100 ℃保持5 min,以10 ℃/min升至240 ℃,保持10 min;进样量为1 μL;载气(He)流量为1 mL/min;不分流;溶剂延迟6 min。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进样口温度为240 ℃;离子源温度为230 ℃;四极杆温度为150 ℃;倍增器电压为1 376 V;电子能量为70 eV;发射电流为34.6 μA;接口温度为240 ℃;质量扫描范围为20~500 amu[6-8]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 上述样品1、样品2经甲酯化处理后用GC-MS分析,分别得其脂肪酸甲酯的总离子流图谱,见图1、图2。 经计算机质谱数据库(NIST 08.L)检索,与标准谱图对照、比较,分别确认样品1、样品2的化学成分,并按峰面积归一化计算各峰面积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 2.2 巧克力样品中脂肪酸成分分析比较 从表1中可看出,样品1中共有8种甲酯化的脂肪酸得到确认;其中相对含量处于前4位的脂肪酸是十二烷酸(月桂酸)31.403%、十六烷酸(棕榈酸)21.783%、十八碳-9-烯酸(油酸)19.723%、十四烷酸(豆蔻酸)12.038%;四者共占样品1中脂肪酸总量的84.947% 由表1可见,样品2中共有7种甲酯化的脂肪酸得到确认,其中相对含量处于前3位的脂肪酸是十八烷酸(硬脂酸)34.380%、十八碳-9-烯酸(油酸)29.128%、十六烷酸(棕榈酸)26.50%;三者共占样品2中脂肪酸总量的90.018% 样品1、样品2中脂肪酸相对含量居前组分的比较结果见表2。 2.3 巧克力样品检测结果及可可脂与代可可脂营养价值比较 通过GC-MS法分析检测,由表2可见,样品2中无月桂酸检出,且存在有大量硬脂酸和油酸,可判断样品2为非代可可脂巧克力。据报道[9],可可脂中含有的硬脂酸和油酸,具有控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利于保护毛细血管的弹性,可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可脂还富含可可黄烷醇,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人体对抗一系列疾病,减轻老化影响;可可脂含有的多酚类、钾等物质,对心血管也非常有好处;其富含的苯乙胺、镁等物质,可帮助调节情绪,使人心情愉悦。因此,巧克力中可可脂的含量也被称为巧克力的“含金量” 样品1中含有月桂酸,且含量占脂肪酸的首位;由此可判定该标称松露巧克力的产品实为代可可脂巧克力。代可可脂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ting1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