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VIP

海南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农学毕业论文资料)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海南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 1 文2:德化黑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测定及起源研究 7 1 材料与方法 8 2 结果与分析 9 3 结论与讨论 10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2 文章致谢(模板) 13 正文 海南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农学毕业论文资料) 文1:海南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 DOI:/-.035 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1],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于《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缅甸蟒用途广泛,蟒皮可用来制作民族乐器、高档皮具,据统计,2000-2010年缅甸蟒皮的出口量仅在越南就已达到年平均10万张[2];蟒油具有疏通经脉、消肿抑菌等作用[3];蟒蛇胆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等作用[4]。此外,缅甸蟒因性情温顺可爱,也是世界流行的宠物。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导致野生蟒蛇急剧减少,加上蟒蛇传统栖息地面积的萎缩和数量的减少,使蟒蛇成为濒危物种。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的野生蟒蛇仅约62 000条,且数量仍在减少[5] 海南岛位于中国南部,与越南隔海相望。岛屿具有与陆地界限明确、受陆地物种影响小等独有特点,因此是研究物种进化、演替和新物种形成的绝好地理环境。海南岛蟒蛇具有这些特征。目前,关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和来自海南缅甸蟒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已经公布[6],通过比对发现其在控制区II位置变异最大。此外,人们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同龄海南缅甸蟒与越南缅甸蟒在个体大小和生长速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有必要利用分子技术探讨这两种缅甸蟒遗传差异。 国内外学者利用线粒体上控制区、CYTB以及微卫星标记对缅甸蟒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7-9],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于地方种群的来源、结构、种群多样性以及对入侵种群的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目前关于海南缅甸蟒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管理和繁育缅甸蟒濒危物种,特别是海南缅甸蟒,有必要采用现代分子遗传技术对种群进行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分析。本试验通过测定中国海南岛和越南的缅甸蟒控制区II 3′端序列,研究两地方种群缅甸蟒遗传多样性,探讨海南与越南缅甸蟒遗传结构及遗传差异,以期能为海南和越南缅甸蟒的正确区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 本试验从海南蟒蛇研究所的10 000条蟒蛇中随机抽取海南缅甸蟒37条、越南缅甸蟒28条,采用心脏采血法每条抽取1.5 mL血液,柠檬酸钠抗凝,立即提取总 DNA(参照天根 DP304离心柱型基因组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检测样品浓度和纯度,并稀释至100 ng/μL,-20 ℃分装保存。 1.2 PCR扩增及克隆测序 PCR扩增引物,上游引物序列为:5′-CTCCGAATAAATCCCAATC-3’;下游引物序列为:5′–TTGTTGCCGCTTCTGTGG-3′。PCR扩增体系为50 μL:Taq Master Mix混合液25 μL,总DNA模板100 ng,最后补水至50 μL。PCR反应程序为:94 ℃预变性3 min;94 ℃ 变性30 s,50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30个循环;72 ℃延伸5 min。 PCR产物经1%凝胶电泳检测,回收目的条带。将目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具体步骤:T4 DNA连接酶作用下16 ℃过夜→连接至PMD20-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 DH5α→LB培养基培养12 h→挑取阳性克隆菌落→菌落PCR验证→提取质粒→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ABI3730型全自动测序仪双向测序。 1.3 序列分析 所得序列用DNASTAR 7.10中的SeqManII进行序列校对及拼接。用BioEdit7.0软件进行多重比对,DnaSP3.0统计多态位点、简约性位点、单倍型、核苷酸多样性(π)、单元型多样性(h)、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及中性检验。用MEGA 3.1基于Kumar 2-parameter模型进行种群内遗传距离及分子系统分析,进化树中节点的自举置信度水平由自引导值(Bootstrap value)估计,重复次数为1 000。利用Arlequin 3.01软件中分子方差分析(AMOVA)估算两群体间的固定指数(Fst)。用Network进行单倍型网络关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缅甸蟒控制区遗传多样性 在65条序列中,碱基组成如下:T为23.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