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语必在题上”与历史学家的“表微”技艺.docxVIP

“语语必在题上”与历史学家的“表微”技艺.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语必在题t〃与历史霁的〃醴〃技艺 摘 要:从述学文体的角度研读陈垣《通鉴胡注表微》,颇可见出历史学家的“表微”技艺:二十篇小序在句式、短 语结构等方面呈现出“简单清楚”“无一字之费词,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少”的文章特色,二十篇小序之间相勾连,形成篇 章之间似断非断的“顶真”效果;史法十篇之间以专门之学证史法的伏脉亦显出独异之处,暗含一史事成分逐渐压过史法的 逻辑脉络。《通鉴胡注表微》通过援古证今、搭建史料的叙事策略,使史法与史事融汇衔接的伏脉千里之法,连同小序 文章句式、短语结构等文辞特征,甚至初刊于《辅仁学志》,其标点符号全采句读的形式信息的细微之处,都昭示着作 为“表微”的述学文体特色,呈现了“质朴无华,语语必在题上,不矜才,不使气”的效果,实为论学文之正轨。 关键词:《通鉴胡注表微》港学文体;陈垣;表微;史法 “鄙意论学文字极宜着意修饰,近人论学,专就文辞论……”①,品评中国近现代学人的“论学文辞”,《钱宾四先生 论学书简》有不可略过的精到论断。钱穆此那么书简颇有“点将录”风范,直称“章太炎最有轨辙”“章氏文体最当效法,可为 论学之正宗二而将梁启超排在次位,以为“梁任公于论学内容固多疏忽,然其文字那么长江大河,一气而下,有生意、有 浩气,似较太炎各有胜场”,至于再次那么数至陈垣,“其文质朴无华,语语必在题上,不矜才,不使气,亦是论学文之正 轨。②钱穆论学着意于文辞与学问之间的相契,故不满于王国维考据文章“一清如水,繁重处只以轻灵出之”,亦指称陈 寅恪的一种回环往复文字只适于讨论《再生缘》《红楼梦》一类对象。③换言之,文辞形式与所论对象的高度贴合,乃 是修饰论学文字的不二法门。而以此为轨那么,钱穆在近人论学“点将录”中将陈垣置于突出的位置。 陈垣曾将写文章类比为广东做红木桌椅,“做坯极易,打磨那么甚费时日,文章亦须多置时日”④,颇见出匠人精心结 构与打磨文章的态度。作为陈垣得意之作的《通鉴胡注表微》正是表达其述学文体结构与文章的范例⑤。陈垣在沦陷北 平读至《胡注》“呜呼痛哉”而“凄然久之”⑥,便辑出史法、史事各篇,并表出微旨,写成结构与文章都与“表微”之体契合 的精心之作《通鉴胡注表微》,最初发表于《辅仁学志》,1945年第13卷与1946年第14卷1、2合期:首先是一篇 《通鉴胡注表微小引》,明确清晰道出结构“前十篇言史法,后十篇言史事”,与主旨“身之(按:胡三省字)生平抱负, 及治学精神,均可察见,不徒考据而已”。①次页紧跟《通鉴胡注表微》目录,由《本朝篇第一》依次开列至《货利篇第 二十》,在《劝戒篇第十》与《治术篇第十一》之间留出空白,以不对齐表示史法与史事的分隔。再次页进入正文,每 篇小标题之下先有空两格对齐的小序。 一、“语语必在题上”:小序的书写模式与文章特色 细读《通鉴胡注表微》的二十篇小序,陈垣论学文辞的“简单清楚”“无一字之费词,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少”②醴 现得淋漓尽致。每篇小序篇幅不一,但各篇都不太长,篇首往往以定义式的句式开头,如“解释者,以今言解古言,以今 制释古制”“感慨者,即评论中之有感慨者也”“治术者致治之术,即身之之政论也”“劝戒为史家之大作用”“臣节者人臣事君 之大节”“夷夏者,谓夷与夏之观念,在今语为民族意识”“民心者人民心理之向背也”“货利者人之所同欲,而最能陷溺人者 也”,俱为此例;③乃至“本朝谓父母国”“边事犹言国际之事”,④那么借用训诂释义术语“谓”字“犹”字,为各篇篇名作一题解。 ⑤以“XX者XX也”“XX谓/犹XX”这等简省有力之语起头,紧扣篇名主题,予人以警拔之感。在小序行文中,也时见使得 语义层层递进的修辞技巧:《考证篇第六》以设问引出“考证为史学方法之一,欲实事求是,非考证不可”,此后又以“以 为尽史学之能事者固非,薄视考证以为缺乏道者,亦未必是也”这类“XX固非XX未必是”句式评议了两种对考证的态度, 在颇简省的篇幅内容纳了相对高的论点密度;⑥《伦纪篇第十三》那么通过简短的四字句、惊警的比喻及并列的动宾结构三 字短语将“伦纪之坏”经由“感情”谗搏推至“多因权利”,“感情如薪,权利如火,谗措如风”,故而欲维持伦纪“非敛感情, 远权利,防谗措不可”。⑦诸如此类,在句式、短语结构等方面,呈现着小序的文章特色。 在小序行文中,更为习见的是经由征引古典再逐渐过渡至论述胡注的意脉:如《评论篇第八》,即是先行梳理了 五经训释传解以至班、马以降的评注传统,勾勒出“注中有论”的学术史脉络,再下接胡注《通鉴》;⑧而如《臣节篇第十 二》《夷夏篇第十六》,也各自将“臣节”“夷夏”先上溯至《公羊?庄四年传》“国、君一体”与《公羊?成十五年传》“内诸夏 而外夷狄”的伦理传统,再将身之注纳入这一传统中去。⑨《生死篇第十九》尤可见出这一写法的痕迹: “人生须有意义,死须有价值,平世犹不甚觉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艺心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艺心风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CA54M2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