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思维与现代管理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卦里有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如: —(乾上乾下)乾。元亨利贞。 初九 潜龙,勿用。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第三十页,共八十页。 卦爻辞的内容前后两部分: 前部分描述具体事物,具体事物的性质可分天象、人象二类。 后部分为占断类,直接论断吉凶、祸福,常用占断用语,可分三类: 吉利的:元吉、大吉、吉、无不利; 中性的:无誉、无咎; 凶险的:吝(困难)、厉(危险)、悔、咎(过错)、凶。 第三十一页,共八十页。 吉利的占断202处,占44.89% 中性的占断126处,占28% 凶险的占断122处,占27.11% 第三十二页,共八十页。 第一节《周易》的性质 第二节《周易》的发生与中国文化的内在结构 第三节《周易》的内容、体例 第五节《周易》的自然哲学观 第六节《周易》的人生哲学观 第四节《周易》的思维方式 第二讲 如何学? 第三十三页,共八十页。 第四节 《周易》的思维方式 整体思维 天人合一 《周易》推出吉、凶的占断,是经过一个非常复杂而且完整的综合的考虑之后才做出的,有多种条件互相制约、互相影响、还互相联系着,这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 第三十四页,共八十页。 一、体系的完整性 崇拜信仰(渊源)- 天人合一(理论依据)- 符号系统(天垂象、工具)- 占筮推演(了解天意)- 解说天意(主体思维)- 道德实践(实践)- 构建和谐(理想) 第三十五页,共八十页。 事物发展的整体性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第三十六页,共八十页。 主体思维 将天道和人道联系起来的主体性思维,格物的目的、标准。 《周易》经传中的“天”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一 1.卦象、爻象所显现的“天象”的表层现象多是自然的天象。 2.天有时又指自然运行的规律。 3.天象背后则潜伏着神学意义的天,是有意志的天。劝善惩恶,可以预测、影响,甚至主宰人的命运,占卜、草筮都是为了了解天意。“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序卦》) 第三十七页,共八十页。 《宋史·律历志》记载说:“交会日月,成象于天,以辨尊卑之序。日,君道也。月,臣道也。谪食之变,皆与人事相应。若人君修德以禳之,则或当食而不食。” 第三十八页,共八十页。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二:“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衰气也,故藏。……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 第三十九页,共八十页。 类比思维 《系辞下》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九二 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九五 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周易·大过》 上六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周易·大壮》 第四十页,共八十页。 类比联想思维方式的特点:模糊、灵活、开放 我们来看两卦卦象: 《师》(下坎上坤),“地水师”,卦象: 《象》:“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比》(下坤上坎)“水地比”,卦象: 《象》:“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第四十一页,共八十页。 第一节《周易》的性质 第二节《周易》的发生与中国文化的内在结构 第三节《周易》的内容、体例 第四节《周易》的思维方式 第六节《周易》的人生哲学观 第五节《周易》的自然哲学观 第二讲 如何学? 第四十二页,共八十页。 第五节 《周易》的自然哲学观 内在的理论结构: 1.哲学基础:天人合一(哲学基础,道德标准,也是终极目的) 2.世界本原:世界始于无(本体论) 3.世界构成要素:太极生两仪(认识论) 4.关系:阴阳刚柔(构成分析,一分为二辩证法) 5.作用:万物交感推动事物发展(作用方式) 第四十三页,共八十页。 6.目的:发展才会有前途 7.客观规律:事物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周而复始的、物极必反的,按照规律可以预测未来 8.理论依据、道德准则:以天为师 9.社会效果:和谐大同 第五节 《周易》的自然哲学观 第四十四页,共八十页。 第一节《周易》的性质 第二节《周易》的发生与中国文化的内在结构 第三节《周易》的内容、体例 第四节《周易》的思维方式 第五节《周易》的自然哲学观 第六节《周易》的人生哲学观 第二讲 如何学? 第四十五页,共八十页。 第六节 《周易》的人生哲学观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