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播电视: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回顾宁蒗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变化 木 呷 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父亲从县城背回了一台14英寸的“红岩 牌”黑白电视机。那天晚上,我们激动得彻夜难眠。要知道,那是一 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更何况是在农村,电视绝对是件奢侈品。每 到傍晚,左邻右舍的亲朋好友、男女老少,自觉地自带的小板凳来到 我家,一排排地坐在堂屋,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有的人经常是晚 饭都顾不上吃就来了,为的是能占个好位置。为了让电视图像更绚丽 逼真,父亲还专程买回当时最流行的彩色纸,贴在电视荧屏上,像天 上的彩虹一般把电视屏幕分成七层颜色。那是我第一次看“彩色电 视”,那个专注劲儿、认真劲儿,至今回想起来记忆犹新。 而如今,电视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这种变化其实是悄然无声的、让人察觉不到的, 犹如细水长流,犹如滴水穿石,只有今天当你回过头来看才突然发觉 电视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电视,无法想像我 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因此,本文欲通过回顾我县广播电视事业走 过艰辛的历程,感恩广播电视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一 “高音喇叭、木质收音机、激情的年代”——这是我们上 一辈们的集体记忆。作为80后,我们只有在影视作品里看到过这样 的镜头。而对于退休干部谭楚来说,50多年前的收音工作,更是一 1 次难以忘怀的记忆。 1953年,宁蒗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开拓者谭楚和吴志钦两位同志, 用一部收音机,在1936年修建的国民党设治局平房内成立了宁蒗县 第一个收音室。据谭老回忆,当时收音工作主要是抄新闻,然后刻写、 油印,每天出一份《收音报》。记录后次日早上送给领导同志阅读, 有时就以工委、政府的名义下发文件,提出贯彻实施意见,一并编排 刻写在腊纸上,校对无误后油印出来,交给通讯员分别送到各区和各 单位。当时,还经常组织机关干部和群众收听中央新闻联播节目。谭 老在一篇回忆文章里说,最让他印象深刻至今仍难以忘怀的一次收听 广播,是1954年9月15 日毛主席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上致的开幕词。头天晚上,大家收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通知,说 15 日晚19时《新闻联播》有重要新闻,收音站的人便立即通知领导 同志和机关干部们收听。大家都是生平第一次聆听毛主席的讲话,会 场上连续不断的欢呼声、掌声都把收音机震动了。这个开幕词当晚以 记录速度全文播送,工作人员抄录好后第二天作为重要新闻在《收音 报》上刊出。无法想像,第一代广电人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是如何 培育了宁蒗广电事业的萌芽。 1958年,宁蒗县广播站成立。此后,如同全国一样,宁蒗广播 建设迅猛发展。到1969年初,全县有80%的农户安上了小喇叭。至 1976年底,全县安装高音喇叭327支,小喇叭5000余只。高音喇叭, 似乎于“红火年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这玩意儿音量很大的: “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战友们,革命的同志们”直至文革结束 2 前,宁蒗的广播事业可谓是飞速发展,广播几乎覆盖全县各乡镇,纸 盆喇叭也遍及千家万户。 而如今,广播不再那么神秘了。在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广 播虽然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至少在宁蒗是这样的——但也不 是说广播失去了它的作用。在大城市,广播还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 媒介,特别是公交、的士的群众还是离不开它。如果现在想听广播, 完全没必要专门用一个收音机来收听,MP3、手机都带有收音机的功 能,随身携带,很是方便,现在的数字电视里还有广播节目的板块呢! 因此,与当年“高音喇叭”时代比起来,今天科技进步飞速,信息发 展空前地呈现出多元化、迅猛发展之势。 二 电视在小凉山的发展更晚。 五十年代,电视就传入中国。1958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成立,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CCTV”的前身。而宁蒗县 到19

文档评论(0)

135****03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